那衛兵收了銅錢,立馬就找下一個收錢了,壓根就沒有什麼收據,發票之類的東西。
要說這入城稅實際上在前朝後期就已經廢除了。
只不過現在李大帥新官上任,苦於練兵無錢,在某幕僚的建議下,便重啟了入城稅的收取。
因而這把守城門的衛兵實際上就是李大帥的嫡系部隊!
連南鄉縣的縣大老爺都沒有管理他們的權力。
至於收取的入城稅,那也是直接送往省城的兵營,與地方無關。
至於這些衛兵會不會趁機從中牟利,刮刮油,這就不得而知了。
越過由大青石砌成的城門,隨即便迎來了一片喧鬧之聲。
這縣城裡可要比外面的集市更加熱鬧,一條青石板路貫穿整個縣城,兩側則是三層樓的青瓦木屋,兩側二樓以上有繩索相連,一張張草蓆,帆布堆積在繩索兩側。
若是盛夏來臨,草蓆,帆布沿著繩索伸展開來,將整個街道掩蓋其下,阻擋盛夏烈日,可以想象有多麼涼快。
這一點,方小悅早就從崔山貴的記憶裡得知了。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機智堪比現代科技。
就靠著這些繩索,草蓆,帆布,南鄉縣縣城在夏日的溫度差不多就等同於在街頭裝了幾十臺空調,不說極為涼爽,至少比炎炎烈日直射舒服太多了。
今天應該是城隍老爺的節日,因而街上人流擁擠,隨處可見小販在叫賣各種小吃,香菸,風車等等。
再向前走一段距離,還能夠看到兩側的分支街道里有耍雜技的,玩蛇的,售賣藥材等等攤位。
方小悅按照崔山貴的記憶先去了一家客棧住下,然後請其中一個店小二代為引薦,找到了祥和酒樓的掌櫃。
此時的祥和酒樓與這熱鬧的城隍生日大為不同,三層樓高的酒樓裡顧客稀少,可謂是門可羅雀。
幾個店小二靠在立柱上,有氣無力的閒聊著。
那掌櫃則趴在櫃檯裡,一隻手支撐著,半睡半醒,頭一點一起,倒是與方小悅曾經讀書打瞌睡有些相似。
“廖掌櫃!廖掌櫃!醒醒!老闆來了!”
帶路的客棧小二拍了拍櫃檯,笑著叫道。
“你個猴孫,盡來嚇唬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