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命令之後,原本就處於備戰狀態並已經計算好射擊諸元的艦炮組在第一時間就打出了一輪齊射。
在海面上進行炮戰與陸地上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就是命中率極低。
在這個時代,不管是英倫還是佛郎機,他們固然擁有著這個位面裡最為強大的戰艦。
可就算是擁有54門重炮的重型戰艦,命中率也是低得可怕。
在三百米外的距離上射擊,基本上可以說命中率歸零。
因而這個時代的海戰分為兩種,一種是衝到敵艦數十米處,進行刺刀式的炮擊,另外一種就是雙方戰艦衝撞靠近後的肉搏接舷戰。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商船,壓根就不聽從王海濤下帆停船命令的原因了。
因為在那些商船船長看來,只要我跑得夠快,那麼你就拿我沒法!
可讓那些船長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輪齊射之後,五顆炮彈就有兩顆落在一艘商船附近數十米之處。
當然,這也不算什麼危險,畢竟這個時代流行的前膛炮艦炮射擊速度太慢了。
每射擊一次,這些艦炮就需要清洗炮膛,重新填裝火藥,炮彈。
如果是熟練炮兵的話,這個過程大概在15分鐘。
也就是說這個時代的艦炮射速上限就是一個小時四發。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風帆戰船更青睞將距離拉到數十米再開炮了。
畢竟不能在一瞬間給予敵人重擊的話,下次開炮就是15分鐘後了。
而如果能夠在數十米距離上給予敵船重擊,之後再進行接舷戰的話,勝利機率就會很大。
可破浪號別看炮少,炮小,可其射速卻是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的滑膛艦炮。
方小悅親自打造出來的這種新型艦炮乃是線膛後裝炮。
線膛炮的射擊精度原本就要遠遠高於滑膛炮,並且其使用的實心炮彈也是尖錐圓形,與後世的炮彈差別並不是很大。
這款新型艦炮的射速高達每分鐘2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