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就目前來說,碼頭區整體計劃還是優先發展工業,輔以軍事,商業的。
畢竟穿越眾相對於這個時代的土著來說,最具優勢的一點就是他們所擁有的工業技術。
只要工業發展上去了,可以說,碾壓全球沒問題。
可問題就在這裡了,集中精力發展工業,大多數人力和資源都傾斜在工業上,就造成了一個問題。
其它一些東西發展得比較慢,甚至於壓根就沒去關注。
就好比這海軍。
如果說動用碼頭區現有的一些船舶來建立海軍,臨時管委會是沒有意見的。
可現在孫學斌,王海濤要求建造船廠或者購買帆船,這個難度就大了。
建造船廠,首先就是人力問題。
這年頭造船匠也不是那麼好找的。
簡單來說,造船廠要麼是官辦,要麼就是大海商專營。
小商小販也沒有哪個本錢來開辦造船廠。
因而絕大多數的船匠都在這些造船廠裡。
即便現在清軍侵佔了半壁江山,使得不少船匠流落民間,但想要將他們招募過來,也是需要花費大力氣,金錢和時間的。
至於買船就更不可能了。
商船還好說,多花點銀子,總歸是有人會賣的。
之前也說了,與海盜一戰,也繳獲了不少船隻,裡面大多數實際上就是商船改造而成。
但你想要買到戰船,其難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民間是不允許保有戰船的,這就跟朝廷不允許民間私藏盔甲一個道理,但凡有人私藏盔甲,以謀逆罪論處!
那麼就只能自己造船了。
臨時管委會最初是不同意的,哪怕孫學斌,王海濤兩人就佔據了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