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則說:“這有何難,我已經將彭越帶回洛陽了,我們就以彭越抗旨不去蜀地,有謀反的舉動,將他處死就是了。”劉邦就順水推舟的將處理彭越的事交給了呂雉。”
“剛剛還答應為彭越美言的呂雉,一轉臉就以彭越謀反、抗旨不尊為由將其處死,將其滿門抄斬,並夷滅三族。”
“這還不算完,呂雉還下令,殘忍地將彭越的屍體剁成肉醬,然後將肉醬封在罐子裡,賜給其他諸侯王食用,用以對他們進行威懾。”
“可憐的彭越,就這樣死在呂雉手裡。”
“當其他諸侯王看到那罐彭越屍體做的肉醬時,簡直是不寒而慄,真不知道呂雉這個娘們怎麼能夠這麼狠毒,一個個嚇得惶惶不可。”
“終日,最終淮南王英布被逼無奈,起兵反叛了朝廷,也落得個兵敗被殺的下場。”
“加上韓信的死亡,兩件事是呂雉幫助劉邦處理心腹大患的殘酷手段。”
“對於劉邦的後宮,呂雉的手段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殘忍之程度令世人震驚。”
“劉邦有八個兒子,其中有四個死於呂雉之手,這真的是劉邦這邊和其他女人拼命的生兒子,呂雉卻在拼命的殺劉邦的兒子,只要是呂雉認為對她和兒子劉盈的地位有威脅的,她是毫不猶豫,格殺勿論。”
“要說呂雉最恨的肯定是劉邦寵愛的戚夫人,對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劉如意,更是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在劉邦死後,呂雉派人詔在封地的劉如意進京,劉如意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是,他又不敢抗命不遵,只得懷著忐忑的心情進了京。”
“當時,呂雉的兒子劉盈已經繼位,也就是漢惠帝,劉盈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他很善良仁孝,雖然劉如意曾經差一點奪去了他的皇位,但是,劉盈一點也不恨劉如意這個弟弟。”
“劉盈知道自己的母親呂雉手段狠毒,弟弟劉如意此次進京是有很大的風險的,他為了保護弟弟,親自帶人到城外迎接弟弟劉如意。”
“在進宮後,劉盈也是時刻陪在劉如意身邊,夜晚也讓弟弟和他一起睡,一刻不離左右,他的目的是讓母親呂雉沒有對劉如意下手的機會。”
“誰知道,有一天,劉盈要起早練習射箭,他看年幼的劉如意睡得正香,就沒忍心叫醒他。”
“等劉盈練習完回到寢宮,劉如意已經不見了蹤影,惠帝劉盈馬上叫來太監詢問,才知道,他剛剛離開,其母呂雉就過來,逼迫剛剛十二歲的劉如意飲下毒酒而死。”
“劉盈對於呂雉的做法非常憤怒,但是,畢竟是他的母親,他也非常無奈,但是自此以後,劉盈在心理上就出現了陰影,對母親呂雉也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