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戰中,錦寧還親自開槍擊斃了兩名天理教徒,壓制住了他們的攻勢,隨後便趕緊讓人給嘉慶報信,讓其調兵前來參與鎮壓。”
“最終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將此次起義給鎮壓了下去。”
“這件事看出來道光帝還是很有魄力的。”
“道光皇帝這次事變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癸酉之變”。”
“從此次事變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嘉慶朝時期,農民起義已經到達了小高潮時期,大清朝已經在逐步從興盛走向衰落了。”
“此外,在此次鎮壓天理教起義的戰役中,錦寧的英勇和鎮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也給嘉慶帝留下了一個好印象,隨後便被嘉慶帝敕封為親王。”
“值得一提的是,他用來擊殺敵人的那杆火銃還特地被嘉慶帝賜名“威烈”。”
“由此可見嘉慶對這個兒子的賞識與寵愛。”
“嘉慶嘉慶去世之後,錦寧順利繼位,是為道光帝。”
“在錦寧成為皇帝之後,才正式將其名字改為“旻寧”。”
劉邦:這小子也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啊,怎麼能當皇帝就是個沒腦子的呢?
范仲淹:缺乏勇氣和魄力,節儉是好事,但對於一位皇帝來說首先你得有治國能力。
李治:目光短淺,看不清國家的發展,還有異族的變化,不懂變通,他只能是平庸,當然我說的不是指他一位。
劉備:我們雖然有些話不懂,但也能聽出來,這大清異族發生的變化非常大,和我們打匈奴,倭寇完全不一樣,這時候的大清就應該好好學學人家,而不是閉關。
武則天:但面對的敵人同樣也不容小覷了,這時候站在皇位上的那個人得非常有魄力和果斷,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位皇帝能做到的,只能說時也命也!
“這道光帝雖然也節儉但他也挺摳的。”
“節儉成癖”的道光帝即位之後,便開始在宮廷花費上精打細算,規定每年所支出的銀子不得超過二十萬兩,嘉慶帝對什麼都要斤斤計較。”
“就拿簡單的穿衣服這事來說,他的衣服數量並不多,且一個月才換一次,就連他那件龍袍都是用舊布料做成的。”
“此外,他還規定除了皇太后、皇后和他本人之外,其他人不到過節不能吃肉。”
“雖然他可以吃肉,但是他每次也都是吃些素菜,吃肉的次數很少。”
“不僅如此,他還規定不到重大節日不準自己的嬪妃們使用胭脂水粉,至於那些地位低下的宮女就更不用說了。”
“有一次道光帝為自己的皇后賀壽宴請文武百官,其伙食標準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而是每人一碗簡單的打滷麵。”
“上行下效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身為皇帝都如此節儉,臣屬們自然也要效仿之。”
“當然,這種所謂的效仿並非是真心實意的節儉,而只是單純地為了討好道光帝,博取其歡心而已。”
“大臣們看到道光帝的衣服經常打著補丁,一時之間的滿朝文武官員穿的衣服都打上了補丁,不管是不是真的衣服破了,既然皇帝這樣幹,那自己也當然要跟著這樣幹。”
“據說,在當時京城裡成衣鋪賣的舊衣服比新衣服還要貴,但即便如此,也常常供不應求。”
“當然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就完全違背道光帝倡導節儉的本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