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0章後繼無人 (2 / 2)

“這件事讓乾隆十分感動,歷代皇帝不僅看重皇子的賢能,也看重孝心,但有時候孝心用錯了地方,又會惹得皇帝忌諱。”

“就拿乾隆的父親雍正來說,當時雍正有個兒子,排行老三,名叫弘時。”

“受立長之說迫害的弘時,總有一顆當皇帝的心,這在雍正眼裡是大不敬,但是雍正並沒有當即點破弘時。”

“在雍正五年時,雍正將寺廟祭祀一事交予弘時處理,弘時辦得十分妥當,讓雍正心中寬慰不少,但隨後弘時突然替囚禁在宗人府的胤禩等幾位親王求情。”

“弘時認為父親圈禁宗親,不顧手足之情,先帝會不得安息。”

“雍正直接龍顏大怒。”

“這兒子也是憨,再怎麼說雍正也是一朝天子。”

在封建王朝中,大家應該比我還明白,如果天子的權力被侵犯時,就算是兒子也不能容忍。”

“再者胤禩是康熙的第八子,是當時皇太子的人選,雍正從來就是疑心深重的人,更經歷了九子奪嫡這一風波,雖然他心中可能確實對於八弟、九弟有愧,但是這不該由弘時來說。”

“於是雍正當即削了弘時宗籍斷絕與他的父子之情,趕他去做胤禩的兒子。”

“所以在古代孝心太重也可能要了自己的命,雖然五阿哥永琪的孝心用得恰到好處,乾隆已認定永琪為太子。”

“但之後的永琪得了附骨疽,毒氣在體內散開,而骨頭上又多處流膿疼痛不已。”

“在他臨終前,乾隆冊封永琪為榮親王,當時榮親王這一爵位在清朝是與太子之位相連,不能隨便冊封,可見雍正對永琪也是十分器重,但無奈事與願違。”

“在此之後,乾隆對儲君之事徹底失望,他認為是他自己的原因導致兒子們都不幸離世,但在之後到大臣們紛紛上奏希望皇帝將儲君之事塵埃落定。”

“其實在當時還有一位人選就是永瑆,他的生母是淑嘉皇貴妃金氏,但永瑆只對書法文學十分精通,但武術射箭方面都只是皮毛,不足以立為太子。”

“其他的皇子年齡尚幼,不能掌管天下之事,最後就只有資質平庸的永琰為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所以這個立儲之事也不能怪乾隆,真是無人能立啊!”

“永琰的生母是孝儀純皇后魏嘉氏。”

“其實魏氏的身份並不高,應該是以宮女出生,但魏氏長相出眾,且在宮中十分勤奮,總能討皇上歡心,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嬪妃之一。”

“在乾隆三十八年時已經秘密立永琰為皇太子,但是出於保密性,皇帝沒有將此事告訴魏氏,也一直保持魏氏皇貴妃的身份。”

“雖然當時嘉慶帝已經繼位,但是在前四年,嘉慶帝並沒有實質權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