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6章統一六國 (1 / 2)

“嬴政親政之前,秦國各方勢力紛擾,有嫪毐派,有呂不韋派,有宗親勢力,有外客勢力,還有秦王嬴政一方勢力。”

“後來,嫪毐攻擊蘄年宮,嬴政覆滅了嫪毐派,又借嫪毐事件,覆滅了呂不韋派。”

“兩個集團覆滅後,贏政感到輕鬆了許多。”

“可是朝堂之上,還有水火不能容的宗親勢力與外客勢力,要想讓這兩方勢力都絕對地聽命於自己,嬴政需要母親趙姬這個榜樣來給自己樹立威嚴。”

“樹立威嚴的方法有很多種,而贏政採用了最極端的一種,我覺得贏政的心靈已經開始出現問題,這是因為經歷的那些原因嗎,而且,他後面做的事情,確實有點反常。”

“他的思想,治國好像都走向了殘暴的一面。”

“嬴政囚禁母親趙姬後,秦國很多大臣替趙姬說情,這本是好心,對嬴政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可是嬴政的做法卻很極端,他將勸諫的大臣一一殺害,一口氣殺了27人,據說還將屍體掛在城門上。”

“多麼恐怖!這是什麼樣的行為,這不是視人命如草芥嗎?”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懂吧,樊於期是人們熟悉的人物,此人聽說荊軻要行刺秦王,他寧願自殺,讓荊軻割掉自己的頭顱去見嬴政,以增加刺殺成功的機會。”

“樊於期與嬴政有什麼仇?”

“因為樊於期曾為秦將,頗有戰功,後被趙將李牧打敗,樊於期不敢回秦國交差,跑到了燕國避亂。”

“嬴政卻因為樊於期逃跑而殺了樊於期全家,這才導致樊於期對嬴政恨之入骨。”

“逃兵雖然可恥,可是沒有證據可以控制起來其家人,為什麼全殺了呢,但當逃兵也挺無恥的。”

“雖然說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一直有嚴刑峻法的傳統,可是秦王嬴政執政後,將這一傳統發揮到了極致。”

“後來秦滅六國,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也大多比較嚴酷,比如實行殘肢損體的肉刑,又比如後來的焚書坑儒,修長城,修秦始皇陵……最終迫使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秦始皇:我愛這個陪我在童年相依為命的母親,卻又怨她之後的“背叛”。

不得不說,當時確實有政治原因,但以趙姬為藉口除掉嫪毐和呂不韋兩大威脅,之後將其逐出咸陽城,也算是對她的一種幽怨的善待吧,我無法面對這樣的一位母親了。

“雖然嬴政繼位了,但是因為很年少,沒有一點實權,朝廷政權一直被呂不韋,以及趙姬以及情夫嫪毐把控。”

“嬴政早就對他們恨之入骨。解決了嫪毐真正執政一大阻力後,接下來就是呂不韋了。”

“嬴政派人給呂不韋送了一封質問信,信中強烈譴責呂不韋的諸多罪狀,後來呂不韋明白嬴政要對他動手了,自己選擇了自殺,從此嬴政實現了真正清君側,牢牢掌握了最大政權,開始了他的宏圖大業!”

“他在古人心裡就是暴君,可是我們後世看來,他是千古一帝,當年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的話,也許現在的國家就會像外族一樣由很多小國家組成。”

“秦始皇對後世歷史的影響太過深遠了,然而大夥也眾所周知他是一個殘酷無比十惡不赦的暴君,功過是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歲,這年是秦始皇舉行成人禮的時候,秦始皇的國君成人加冕儀式是在故都雍城舉行的,這成人禮不僅是一個成人禮,也是宣告著秦始皇親理朝政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