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
“霍光去世的第二年,漢宣帝立劉奭為太子,並封許皇后的父親為侯。”
“心狠手辣的霍顯竟然氣惱不過,說“劉奭是漢宣帝在民間所生,怎麼能當太子?如霍皇后將來生子,難道只能做藩王嗎?”
“於是又如法炮製,教唆女兒、皇后霍成君毒死太子劉奭。”
“霍成君幾次召劉奭並賜予食物,無奈劉奭的隨從經常先試吃飯菜驗毒,霍成君始終無法得逞。”
“不得不說,這霍顯這女人夠瘋狂的,又是殺皇后又是殺太子的,這是根本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裡啊!”
“如此下作,禽獸不如,最重要的是“蒼天不容”,霍家人終嘗惡果。”
“公元前66年,霍顯毒殺許皇后之事敗露。”
“霍顯與兒子霍禹、霍去病的孫子霍雲、霍山、以及各路女婿私慾膨脹,竟然集體謀反,結果還未行動就敗露,被漢宣帝全部誅殺!”
“同年,霍成君被廢。”
“功蓋天下,霍光保劉家江山十九年是事實,可以一己之私,包庇家人而覆滅霍家也是事實。”
“這也是有人說霍光奸臣的緣故。”
“有功有過,忠奸參半,從整個過程來說最後定位於“奸臣”也不為過。”
“他操縱國政,縱容家人干擾朝廷,把國家作為私有,既然能做出毒殺皇后這樣的事情來,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呢?”
“有一位不亞於霍光的忠良和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是丙吉。”
“這位臣子在巫蠱之禍的時候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重,此時迷信異常的武帝還不忘清除害自己的每個人。”
“有巫師望氣說長安監獄有天子之氣,這話其實也沒毛病,有天子之氣就對了,因為此時後來成為漢宣帝的劉詢,也就是自殺而死的太子之孫正在獄中。”
“昏聵的漢武帝於是派使者去把所有的犯人不論罪行輕重一律殺掉。”
“當使者帶人抵達監獄時,卻進不了門,為什麼呢?”
“因為有人不讓進,誰呢?這麼橫!就是丙吉。”
“丙吉緊關大門,拒絕使者進入,並說道:“皇曾孫在此!常人無辜被殺都不行,何況是皇上的親曾孫!”就這樣一直堅守到天亮也不讓使者進。”
“使者只好回去報告,漢武帝此時又清醒了點,說:“這也許是天意吧!”
“於是大赦天下。”
“丙吉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可以說正是他的維護天理,才使得以後的劉詢再一次把西漢帶入輝煌。”
“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國家文化傳承的過程,往往在歷史緊要關頭,在大是大非面前,總有那麼幾個人物秉承天理,堅守正道,以大無畏精神守住文化的筋骨、根脈。”
“使大道得以傳承,使正義得以弘揚。”
“漢宣帝繼位後,丙吉曾經護持他的功勞,一直都沒有提及,直到有一天,一個曾經在監獄中撫養過漢宣帝的婢女忍不住,託人上書漢宣帝討要封賞,這個塵封了25年的秘密才揭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