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顯原本只是霍光原配妻子東閭氏的侍女而已。”
“霍顯也不姓霍,應該是婚後隨了夫姓。”
“大家可以想想,當時的霍光已經官至大司馬了,是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霍光在當時想要什麼樣的名門嫡女沒有,卻偏偏娶了之前只是一個小侍女的霍顯為繼室夫人,可想而知,霍顯的手段與心計。”
“霍顯成為霍光的夫人後,先後為霍光生下長子霍禹,次子霍山以及小女兒霍成君。”
“霍顯十分寵愛小女兒霍成君,她認為只有當時的皇帝漢宣帝劉詢才配得上自己的女兒。”
“但是,漢宣帝已經有皇后許平君了。”
“於是,霍顯買通御醫,在許皇后生產之際將其謀害。”
“就這樣,霍顯的小女兒霍成君就成為了新皇后。”
“霍顯在霍光去世後,又聯合眾多霍家子弟意圖謀反。”
“但很不幸,他們謀反的計劃被人告知漢宣帝,漢宣帝大怒,將霍氏一族滅門。”
“霍光從一個小小的郎官到最後官至大司馬,除了當時帝王對他的信任外,他個人的能力也是非常的出色的。”
“霍光位高權重,家資也十分的龐大,而作為長子兼繼承人的霍禹,便受到了霍光的重視。”
“霍光為了兒子霍禹能夠有一個好前程,在其幼時便聘名師傳授他知識,待其成年後,又讓他入朝為官。”
“霍禹在漢昭帝時,任中郎將,在霍光去世後,為了安撫霍氏一族,霍禹又出任了右將軍一職。”
“隨著時間的推移,霍禹最終繼承了霍光的官位,成為了漢宣帝時期的大司馬。”
“但好景不長,漢宣帝忌憚霍氏一族權力過大,便將霍禹一點一點的削黜。”
“其母霍顯十分不滿漢宣帝的做法,便聯合霍氏族人謀反。”
“很不幸,謀反的訊息便漢宣帝知道了,漢宣帝大怒,將霍氏一族滿門抄斬。”
“霍光的次子霍山是過繼給了他同父異母的哥哥霍去病的。”
“霍去病一生立功無數,但直到他去世時也沒有子嗣。”
“霍光不忍哥哥死後無人送終,便將自己的次子霍山過繼給霍去病,讓霍山為霍去病送終。”
“在霍光臨死前,他上書皇帝,請求將自己的封邑三千戶留給霍山,讓其能夠繼承兄長的香火。”
“可惜,誰也沒想到霍光去世後,居然是霍家滅亡的時候。”
“主要是因為霍顯的謀反,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霍禹被降職的時候,霍家的下場就不會好了,那個時候應該告老還鄉的,這個也能看出來,這個霍家主母非常喜歡權利。”
包拯:霍光不是奸臣,但絕對算是歷史上排在前五的權臣。
馬皇后:算是咎由自取,能害死當朝皇后,就能知道當時的霍家人都是什麼無恥之人!
朱元璋:霍光之禍在於家教不嚴,致使家人亂政,從毫無底線的女兒,到驕橫跋扈的妻子,無一不是屬於一個典型的家庭式腐敗,由人亂而至國禍,不能不說是霍光在治理國家維護政權以外的一大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