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3章違揹人倫 (1 / 2)

“竇建德果然中計,第二天早晨全軍出擊,長達20裡,鳴鼓大喊而進,要與唐軍決戰。”

“可是從早上到中午,沒有唐軍出來應戰,到了中午,竇建德的軍隊飢餓睏乏,互爭飲水,癱坐到地上,毫無鬥志。”

“李世民看準戰機,下令攻擊,唐軍鐵騎直衝向竇建德軍隊的陣地。”

“竇建德倉促應戰,不久其陣勢大亂,全線崩潰。”

“唐軍追殺30多里,俘獲敵軍5萬多人,竇建德本人中槍,退至本口渚時被俘。”

“虎牢之戰後,王世充驚惶不已,準備突圍南走襄陽,但是部下一致反對,王世充不得不自縛投降。”

“虎牢之戰是李世民和王世充、竇建德,上演了“三國殺”。”

“虎牢之戰後,河南、河北盡歸唐朝所有,大唐王朝統一事業基本完成。”

“當時的秦王李世民指揮的唐朝“三大戰役”,特點是都巧妙地打了“糧食牌”,而且都大獲成功,這些成了李世民重要的政治資本,他雖不是太子,卻勝是太子,不僅統帥三軍,掌握大唐的軍權,還是尚書令,位列宰相,為他後來的接班提供了支援。”

“李世民在位期間還精簡政府機構,改革三省六部制度,甘願將皇權關進籠子裡。”

“三省六部制度雖然早在隋朝就確立了,但其執行最為規範,發揮最好的時期還是在李世民的貞觀年間。”

“總結李世民的治國方針,就是“安百姓”、“重人才”、“強政治”,他透過一系列制度、政策和措施去實現他的抱負。”

“這也是為何唐朝能夠迅速從戰後恢復過來,形成一個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

“相信那個時期的百姓生活的一定很幸福。”

朱元璋:這個得承認,人家李二再怎麼繼位不正,架不住人家管理的好。

趙匡胤:因為隋朝的原因,唐太宗上位的時候內部還不穩定呢,李淵也沒啥大作為,這唐朝發展確實都從他這開始的。

武則天:其實放棄異族也是因為當時的不穩定,還有點低弱,當時的異族除了突厥還有個吐蕃,這個吐蕃也是不能讓他發展起來的,和親是當時最好的良策。

長孫無忌:詳細來講,一是官員還有很多是前朝的官員,他們對唐朝的到來其實並不是很認可。

二是陛下繼位並不是順位繼承,而是透過玄武門之變才謀取的皇位,這就造成陛下的繼位會在民間帶來很強的輿論隱患,對陛下正常的施政也有影響。

再就是由於當時陛下不是正常繼位,儒學主導的文士階層對此有很多言論,也因此很久都沒有真正歸順李世民。

再加上由於多年的戰亂,國家國力薄弱,正處於低潮期,就怕打了個突厥,別的異族覺得受到威脅,會趁著大唐薄弱期來攻打,那就是另一種結局了。

獨孤伽羅:還是我家好兒子乾的好事啊,這位暴君兒子真是給別人搭橋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