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你的皇孫,為了一個莫須有的人生,你不覺得這太過自私,太過狹隘了嗎?”張言希看著朱元璋的評論,緊皺眉頭,她無法認同,這就像現在那些重男輕友的家庭一樣,只要兒子能傳宗接代,當父母的累死累活都行。
魏徵:就文字獄的事件來說,明太祖確實狹隘了。
朱棣:你看看我父皇這一件又一件的錯誤,哪一個不是為了他的皇孫?
劉邦:就和我死的時候,放不下那群人一樣,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怎麼能容一點差錯。
“我這有段資料是在後世的一本《大明曆》查到的一段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
“在這本書中有一段記載,等到殉葬日子到來後,太監們在後宮為她們準備了極其豐盛的酒宴,只是可能這些無辜的女人大概都沒有心思享用了。”
“等到用餐時間結束後,太監們把她們帶到了早就選好的廳堂之中。”
“這裡早就事先擺好了椅子,只等那些無辜的殉葬者站到上面,把頭伸進懸掛的白綾裡,太監們再把椅子撤掉,就順利完成使命了而那些女人也會很快香消玉殞了。”
“當時陪葬的一共有61個女子,有九個女人因為反抗過於激烈,多活了一會兒,但最終她們還是直接被太監用白綾勒死了。”
“有一個女性總是不斷氣,無奈太監們只好給她又灌入了水銀,這才最終結束了這場慘劇。”
“這些女人因為朱元璋的一己私慾,只能放棄自己無辜的生命,但哪怕是殉葬,她們的地位也很低下。”
“這些無辜的女性甚至不被允許葬入明太祖所在的孝陵,而是隻能埋葬在周邊事先早就建好的簡陋殉葬陵墓之中。”
“如同她們生前的命運一樣,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她們在那個世界仍然可以侍奉好朱元璋。”
“我覺得朱元璋害怕自己死後,這些妃嬪會把持不住自己,並穢亂後宮這事,從根本上來說,這只是藉口罷了。”
“這些女人終生都不可能出宮,按照宮內森嚴的看守以及大部分男性都是太監的事實來說,這些女性穢亂後宮的成功率還不如說司馬衷能一統呢?”
司馬衷:……
司馬懿:這不肖子孫,現在隱形埋名了都經常聽到周圍人的嘲笑,氣人!
劉備:這司馬懿還沒死呢?曹賊你是不是不行啊,讓人家都隱姓埋名活下去了!
曹操:不是我這邊,我這邊直接把他們司馬家滅門了。
武則天:別洗了,這就是一個“強盜”思維,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私慾的藉口罷了,他們活著是怕浪費你大明的糧食嗎?
孝莊:何止呢?殉葬制度結束後,朱允炆還假惺惺地冒充明君,把這些無辜殉葬者的家屬都加官進爵,以表彰她們的犧牲,整得好像人不是被他們逼死的,是自己自願殉情的一樣,真是厚顏無恥至極!
乾隆:我們的“戰神”算是幹了一件好事。
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