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善惡終有報 (1 / 2)

“在曹睿去世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率領魏軍來到葬禮現場,弒殺了曹睿的弟弟魏太子曹據和其母妃華夫人。”

“司馬懿趁機入主都城,控制了朝政和軍隊,並推出了自己的傀儡君主曹芳。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懿非常狡猾,並透過種種手段讓其他大臣、家族和官員援助他。”

“高平陵之變的結果是司馬氏政權的建立,魏國的政治結構被重新塑造。”

“司馬懿及其親信成為了國家的強勢掌權者,司馬懿本人成為了“太傅”,掌握了國家大權。同時,司馬家族的其他成員,如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等也成為了這個政權中的重要人物。”

“在司馬氏政權時期,魏國的行政、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首先,司馬氏政權取消了官場上的費用,以加強政治制度的透明度和廉潔程度。”

“此外,司馬懿還採取了許多其他措施來減少社會不安和糾紛。例如,他推出一項“民間借貸條例”,以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

“這種法規是種花國曆史上最早的民間借貸類法規之一,其影響持續至今。”

“另外,在司馬氏政權時期,魏國的農業部門和軍隊也得到了相應的改革和加強。”

“司馬懿提倡耕讀,支援農業生產的發展,並把精力放在士兵的技能培訓上。這些舉措對於魏國的繁榮和強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方面,司馬氏政權也有很大的關注點。司馬懿和其他文化精英推崇儒家學說,捍衛朝廷和君主的權威。此外,司馬懿還贊助了許多史學家和文學家的作品。”

“應該說這一場造化全是曹丕和曹睿父子兩個造成的,司馬懿也因為這次政變,消除了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勢力。”

“曹氏宗室力量日漸薄弱,司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權力,控制了曹魏朝政,逐步消滅支援曹氏的勢力,向篡奪曹魏政權的目標前進,為日後司馬炎代魏立晉奠下了根基。”

“這就是高平陵之變帶來的後果,我們接著講剛才曹休曹真相繼過世後發生的事情。”

“曹休曹真兩人過世後,司馬懿就成為了曹魏軍中威望最高之人,司馬懿就接上了曹真的大將軍之職,司馬懿也成為了曹魏歷史上第一個由外姓人擔任將軍的人。”

“這種非宗族的人擔任大將軍啊,那威望一定是空前的,曹真病逝後,司馬懿自然就成為了曹魏軍中的一號人物,在軍中朝中的威望自然是一等一的,漢書中有句話叫“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戰時威望最高,最有影響力的,那必然是力往狂瀾的將軍”。

“對於當時的曹魏來說,司馬懿那就是戰神,又是四朝元老,這威望當朝誰比得了,曹丕,曹叡,曹真,曹休這些能壓制司馬懿的人都死了。”

“哪怕說諸葛亮晚死幾年,在正面戰場上擊潰一次司馬懿,削弱一下司馬懿在軍中朝中的威望,司馬懿怕也很難成事啊,但是這些能限制司馬懿的人,都沒有他能活。”

“高平陵之變前曹爽奪了司馬懿的軍權,但是威望和影響力是奪不了的,這份威望,也助司馬懿奪權成功高於高平陵之變。”

“當時朝中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都是支援司馬懿的,高柔,王觀,蔣濟,孫禮都是元老級別人物,他們都是支援司馬懿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