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6章鄭和下西洋 (2 / 2)

“其次,就是大運河,我介紹坑二代隋煬帝的時候說過,這條大運河,用了沒多長時間就堵了。”

“朱棣後來疏通了大運河,也被後人們評價為“善舉”,雖然其初衷是為了讓運往BJ的糧食和物資能夠順利且快速的達到,但這一舉動不僅實現了這一目標,其對種花國南方和北方的經濟發展以及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三點主要說的是對後世的影響,要說皇帝排名,看功績,這光武帝和永樂大帝肯定得換一換了,永樂大帝的過,還是很多的,要是看“遺產”那朱棣排第六也是沒問題的。”

“我們在來說說朱棣執政期間的政策。”

“朱棣登基後,建都於BJ,差點把這個忘了,朱棣留下的“紫禁城”也算是“遺產”。”

“上位之後呢,就開始征戰蒙古鞏固明朝的中原地位,佔領安南擴大中原領土。”

“同時,在官僚體制上也進行了重大的改革,讓朝局形式更加穩定。”

“打仗什麼的等會在好好聊聊,我先說個總結。”

“朱棣最大的政策,應該是外交這方面。”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後,繼續延續朱元璋時期的民間“海禁”政策,並恢復明州、泉州、廣州三個市舶司的管理,並對海外各國敞開大門以歡迎各國想明王朝朝貢。”

“朱棣規定“諸藩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

“除了繼續延續貢賜貿易,朱棣主動派遣鄭和下西洋,大力發展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關於鄭和下西洋無論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說法,還是由於明成祖因覺得自己的帝位取得的不夠光彩而宣揚君威的說法,個人認為或許都多少有其道理。”

“但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鄭和下西洋的結果,無疑是客觀上大大推動了國家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發展。”

“我現在就主要想講講鄭和下西洋這方面,這段歷史對後世影響也是頗深的。”

“鄭和原姓“馬”,出生於雲南昆明州,回族人,祖上四代信奉伊斯蘭教。”

“鄭和幼年,明軍攻入雲南時被俘,成為太監被送到燕王府去侍奉當時的燕王朱棣。”

“後來燕王起兵靖難,鄭和隨成祖出征,屢立戰功並被賜姓“鄭”。”

李隆基:我*!這位還是太監呢!

程咬金:一個太監對後世影響大,這很難想象!

“明成祖即位後,鄭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受命帶領龐大的艦隊出訪西洋各國。”

“朱棣選擇鄭和出訪西洋各國也是有原因的,要不然也不能是一個太監出使各國。”

“別看鄭和是個太監,人家軍事經驗很豐富,而且驍勇善戰,還有鄭和信仰伊斯蘭教,更方便出訪伊斯蘭教國家,鄭和入宮後,受到影響後同時信仰佛教和道教。”

“明代時主要以婆羅洲為界,汶萊以東稱為“東洋”,汶萊以西成為“西洋”。”

“這樣一來鄭和就被任命為出使西洋的正使,率領使團從永樂三年開始到宣德八年,先後七次下西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