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9章改立太子 (2 / 2)

“劉強沒有過失,按照常理不應該被廢。”

“劉秀在詔書中解釋,根據《春秋》大義,選擇繼承人時以出身高貴為原則,劉陽是皇后陰麗華所生,應該繼承寶座,問題在於即便如此,劉陽是陰麗華第4個兒子,怎麼就輪到他了呢?”

“這一安排不是沒有後患的。”

“建武二十八年,有人上書說,劉秀的兒子們結交被他誅殺的人的子孫,這些人怕會因事生亂。”

“恰好更始皇帝劉玄的兒子劉鯉,當時因為怨恨劉盆子害死父親,殺了他的哥哥劉恭。”

“而劉鯉是沛王劉輔(郭皇后生)的座上賓,劉秀一怒之下,把劉輔送到牢裡關了3天,命令各郡縣搜捕兒子們結交的人,牽連殺了一千多人。”

“中元二年,劉秀去世,劉莊登基,該發生的事還是要發生。”

“劉莊的同胞兄弟劉荊寫了封信,讓人假冒劉強舅父郭況的家人給劉強送去,信中說劉強和郭皇后沒罪,卻遭到貶謫,建議劉強起兵奪回天下。”

“劉強看了信魂飛魄散,立刻逮捕送信的人,把信封好向劉莊呈報。劉莊查出寫信的是親弟弟,只好將此事列為最高機密,擱置了事,後來劉荊詛咒朝廷,揚言說要造反,遭到彈劾自殺。”

“此外,郭皇后的兒子劉康圖謀“不軌”,6個封縣被削掉5個。”

“她的另一個兒子劉延,在祭祀時詛咒朝廷,十幾個封縣被削剩下兩個。”

“許美人的兒子劉英,結交賓客,“有謀逆”,被廢后自殺,倒是當年被關過3天的劉輔後來一直謹慎持身,用心學問,作《五經論》,時人稱之為《沛王通論》。”

“政治主要分制度和人事兩部分。”

“西漢晚期,外戚執掌大權,王莽代漢而興,所以東漢立國以後,劉秀為免大權旁落,親自打理諸多政務。”

“後人對劉秀的批評是有事無政,也就是說他本人是明君,之後他兒子明帝劉莊、孫子章帝劉炟也是明君,但只是處理好了人事,沒有創立好的制度。”

“這樣一來,皇帝優秀事情就處置得好,皇帝糟糕卻沒有管束他的有效辦法。”

“這是東漢歷史上的大問題,也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一個長期的大問題。”

徐皇后:這光武帝雖然對郭聖通不是太好,可是對於陰麗華,我們能看到他的重情重義,或許是張姑娘所說,皇后太過倒黴,你從來就是他們的踏腳石。

孝莊:這位陰皇后連續產子,再加上皇子劉莊,在擔任東海王期間,為政表現方面,明顯強於皇太子劉彊,郭皇后可能感受到了威脅,經常在劉秀面前抱怨,又不肯配合劉秀的教育理念,不願意照顧別人生的小孩,引發了劉秀的反感。

光武帝或許逐漸意識到,與陰麗華相比,郭皇后沒有淑女應該具備的德行,而有呂、霍之風,擔心自己去世後,其他子女會遭到她的毒手,不敢把孩子託付給她,女人的嫉妒應該讓光武帝有了不好的預告,提前廢了後。

秦良玉:郭皇后的處境相比較其他被廢的太子,妃嬪,皇后等要好的太多,歷任帝王中,都是不多見的,這也許就是光武帝,能在亂世中取得成功的秘訣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