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7章吳起變法 (1 / 2)

“吳起出生在戰國初期衛國一個“家累萬金”的富有家庭。”

“據說他為了在政治上求得發展,曾到處奔走尋找門路,花了不少錢,弄得傾家蕩產,也沒得到一官半職,遭到鄉人的譏笑、誹謗。”

“吳起為此氣憤不過,殺了誹謗他的三十多個人。在臨逃走時,他對母親發誓說:“不當卿相,決不回衛。””

“當時的戰國正是風雲激盪的時代,天下大國紛紛追逐雄霸中原的入場券,作為一個小國,衛國沒有什麼實力跟人去競爭,面對天下洗牌的局面,吳起雖然偏安一隅,卻又不滿足自己的地位,要逃命的吳起,直接去往了魯國。”

“這就有了我剛才說的為了當將軍把自己妻子殺了。”

“被任職為將軍的吳起確實能力很強,在齊國進攻魯國,魯穆公用吳起為將,大敗齊軍,也顯示了吳起的能力。”

“吳起打了勝仗,本是好事,但是也遭到嫉妒和猜忌,並且齊國又散佈吳起私通齊國,因此魯穆公聽信讒言,不信任吳起,把吳起給辭了。”

“要我說這魯國的一群人和宋朝的沒兩樣,因為這些人也是怕死,他們就希望能打齊國不能打得太狠,最好是趕跑就行,可吳起為了展現自己能力,下手太狠,把齊國胖揍了一頓。”

“漸漸地,魯國當權者對吳起產生了懷疑,遂辭謝吳起,不授其官職。”

“後來,吳起的主公季孫氏因懈怠賓客被殺害,吳起在魯國徹底失去了靠山,經人勸說,吳起離開魯國。”

“為了一個將,殺害自己的妻子,卻得了一個這樣的下場,真是讓人含蓄。”

“就這樣不被信任的吳起,又來到魏國。”

“魏文侯用吳起為將,討伐秦國,奪得秦國西河之地,於是魏國任命吳起為西河的地方長官。”

“吳起駐守西河二十三年,使秦兵不敢東向,拓地千里,但魏武侯即位後,受人挑撥離間,撤了吳起的職務,吳起只好離開魏國,來到楚國。”

“中原國家一向看不起楚國稱它為“荊蠻”,在楚國楚悼王繼位前後,一直受到新興的三晉的威脅,公元前404年到公元前391年,楚國兩次被三晉所敗,第二次由於向秦國送了厚禮,才得以在秦國的幫助下講和。”

“在楚國國內舊貴族,既腐敗又專橫,用當時人的話說就是“楚國大臣太重,封君太眾”,他們“上逼主、下虐民”,結果弄得國貧兵弱,楚悼王,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很想變法圖強,正在這時,吳起,從魏國來到了楚國。”

“楚悼王素聞吳起賢能,當時就任他為苑地守,苑地經濟比較發達,是楚國與中原國家進行經濟交流的重要門戶,也是國防重地,猶如魏國西河地方一樣重要,吳起在苑地的時間不長,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經濟發展了,邊防鞏固了。”

“於是楚悼王便任他為令尹,令尹這個中央政府的官職,和中原國家的卿相和相國差不多,是直接輔佐國君統領大臣處理國家大事的。”

“吳起也不負眾望,嚴明法令,裁掉了不急需的官吏,廢除了比較疏遠的公族,把節省下的錢糧都用在供養士兵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