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7章衛國公李靖 (1 / 2)

“大唐的盛世有目共睹,李靖的三年滅突厥也是我這次主要說的戰功,當然,作為一名“軍神”這只是其中之一的一場戰績而已!”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出身關隴貴族,跟李淵同是隴西李氏,只是早已經疏遠。”

“初仕隋朝,後來看透隋的黑暗,轉投唐朝,被李世民招入幕府,其人姿貌魁偉,文武全才。”

“我們這些後世人用“軍神”稱呼,可以看出此人的能力不止在打仗上,還有指揮用兵上也是能力非凡。”

“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清繳王世充,南梁蕭銑企圖攻打唐朝峽州,李淵派李靖帶兵阻擋,戰爭中李靖率八百士卒襲擊其營壘,大破蠻兵,後又在險要處佈下伏兵,一戰而殺死肇則,俘獲五千多人,立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大功。”

“功績很多,最主要的是突厥這一場。”

“漢朝打的是匈奴,唐朝打的是突厥,或許有人會覺得漢朝打了匈奴十年,而李靖才三年就打了突厥,太過簡單了,肯定沒匈奴厲害,也確實有點相差,不過我覺得沒有多大相差!”

“匈奴和突厥是我國曆史上,不同時期出現的兩個非常相似的強大遊牧民族,匈奴強大於秦漢,突厥興盛於隋唐,他們控制西域,阻礙絲綢之路,都曾對中原王朝造成過巨大威脅。”

“在講解衛子夫的時候,講過“最強嫁妝”,也就是衛青、霍去病這兩個人帶領軍隊與匈奴一族激戰數十年,雖說獲得了勝利,可是損害了大量兵士,國庫也僅剩無幾,兩人抗爭匈奴用了十年,還損失了量的軍用和資源,可李靖居然才用三年,還沒太大的損失!”

“兩個民族其實兵力,國土面積都相差不少,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凝聚力”,說白了就是團結。

“匈奴除了漢朝一個敵人,其他的都基本上翻不起大浪,比方大月氏曾經叫板匈奴,結果國王的頭顱都被做成了酒杯,至於西域的其他小國基本都是打醬油的,而突厥就不太一樣了,突厥除了隋唐,還要面對吐蕃,回紇等強敵。”

“萬國來朝,大唐的同盟可是不少,回紇就是唐朝的同盟,在滅突厥的過程中出力不少。”

“自從冒頓單于統一匈奴開始,一直到被漢武帝擊敗,這段時間內匈奴基本上沒有內亂,非常的團結。”

“後期之所以發生五國亂華爭位的大亂,也是因為被漢朝打到漠北活不下去了,再往後一部分匈奴人歸附了漢朝,還有一部分跑到了歐洲變成了上帝之鞭,把歐洲人折騰個半死。”

“回過頭來,咱們在看看突厥,可以這樣說在團結凝聚力上,突厥直接完敗匈奴。”

“突厥原本就是一個鬆散的遊牧帝國,內部天天爭來爭去,公元581年,突厥大可汗沙缽略為了“過安穩日子”,就直接立了三個可汗。”

“本來沙缽略想讓他們安穩一點,誰曾想沒過多久,達頭可汗就與阿波可汗聯合起來對抗沙缽略,兩者之間爆發了持續三年之久的征戰,最終突厥汗國在583年分裂成了東西突厥。此後的十年間,不僅東西突厥在混戰,他們內部的異姓部落也在反叛”

“透過這些來說,匈奴確實比突厥強,可是匈奴和突厥相差了上千年,突厥的生產力和文明程度肯定會高於匈奴,還有一些軍事用具都會加大戰場的勝負率,這個就沒法具體計算了,所以我說相差的不算太多。”

“唐朝在統一前夕,天下十分混亂,東突厥一族實力強大,十分猖狂,李靖擅長用兵指揮,也是唐朝建立的功臣之一,李世民對他十分信任,下令讓李靖帶領十萬軍隊前往東突厥決一死戰。”

“這場戰爭實質上是極為不公平的,李靖帶領十萬軍隊去迎戰三十萬的東突厥軍隊,如此懸殊的對比之下,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