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4章長孫無忌之死 (1 / 2)

楊妃:哈哈!長孫無忌也有今天!

李恪:或許我的命運早就註定了,躲得了一次,躲不了永遠。

秦始皇:孩子,你能夠讓世人認可,已經足夠了!

李治:皇兄,對不起!當時我無能為力!

劉徹:長孫無忌又是怎麼死的呢?

司馬懿:權利吧!

曹操:這長孫無忌真是惡有惡報,詛咒居然應驗了。

朱元璋:李恪的能力遠遠沒有張姑娘所說的那麼簡單,他的軍事和文學才能都不錯,或許是為了活著吧!他太過保守了。

“這四位排名是我自己的看法,不知各位想法如何?這時間都快到三個小時了,那就湊個整,給大家講一個題外討論,明天開始新的榜單。”

“給大家講吓長孫無忌被殺的兩個原因吧!”

“李治為什麼要把這位一心讓他上位的舅舅給殺了呢?”

“第一點,長孫無忌反對立武后,遭到了武后的報復!”

“唐高宗在位期間最大的政治事件,莫過於廢立皇后之爭,在這場爭執中,產生了兩派針鋒相對政治勢力,即以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為代表的支援派,和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為代表的反對派。”

“許敬宗、李義府等人雖然在政治上比較失意,但他們善於鑽營,見風使舵,看到唐高宗對武則天的眷戀之情,便投奔到武則天麾下,為武則天當皇后搖旗吶喊,充當嘍囉。”

“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是一批元老重臣,功勞大,根基深,從內心裡反對出身寒微、當過尼姑、且心狠手辣的女人母儀天下。”

“兩派之間實力懸殊,勝敗很容易分曉,而當唐高宗這位急著娶老婆的皇帝鐵了心非要立武則天為皇后時,勝敗就已經註定。”

“與其說,長孫無忌的立場堅定得罪了武則天,還不如說他的不近人情深深地刺痛了唐高宗。”

“李治和武媚孃的感情,唐太宗時期就有了,而李治剛登基的時候手上又沒權利,他又不想讓自己的女人委屈,就發生了一套皇上向臣子行賄之事。”

““唐高宗雖然老實,但他終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按道理說,大臣不得干涉皇帝的後宮,可是長孫無忌權利過大,還有武媚孃的身份,雖說是男女私情,地位身份的考慮,這件事也得經過長孫無忌的同意。”

“唐高宗雖然比較懦弱,比較溫和,但在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問題上卻相當果決。”

“向臣子行過賄的皇帝不多,宋真宗是一個,明代宗是一個,開此先河的恐怕就是唐高宗了。”

“有身份的人最注重的就是面子問題,就是招呼效應,當皇帝的更甚。”

“銀子你長孫無忌收了,兒子也封官了,好處都給了,可到辦事的時候,長孫無忌就是不肯低下那棵倔強的頭顱,反而給前去辦事的人一副白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