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提李恪上位,只是護住李承乾和李泰的一顆棋子,讓朝堂之上,大臣的目光轉移到李恪身上。”
“到了晚年又提一次,在我看來有可能也是一種試探,試探李恪的野心,也是讓李治對於這位兄長要“重視”,太宗知道,長孫無忌不可能讓李恪當皇帝。”
陰麗華:可是李恪也是李世民的親兒子啊!
“對,你說的很對!在怎麼說李恪也是李世民的兒子,正所謂是虎毒不食子,唐太宗竟然為了保護李承乾、李泰而將李恪推出來當擋箭牌!”
“而皇族政治的殘酷性在於,一旦棋子的架橋作用用完,唐太宗的那句“類我”便會成為李恪的催命符,成為下一位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深謀遠慮的太宗皇帝不可能想不到這麼一點,可是他還是做了,讓這位三皇子當了其他兒子的擋箭牌。”
“剛才也有提到挖坑的事情,有的事情,我想你們各朝代應該比我能看懂。”
“就是剛被封吳王,發生的彈劾懲罰的事情!”
“太宗時期,一個親王實封有800戶,就是因為打獵踩壞了老百姓的莊稼而被朝官彈劾,並被罷免了都督的頭銜,還削去食邑300戶,這不可謂不重。”
“後面有一次和乳母的兒子賭博,不知被誰又彈劾了,再次被罷免都督的官職以及削戶300。”
曹操:張姑娘不說,我剛才就差點問了,我也是在聽到這段覺得不對勁的,就這一個小小的錯,被削了三百戶?這是認真的嗎?
劉辯:這賭博不是更厲害,官職都給罷免了呢?這錯有這麼大嗎?
劉恆:那是!相比較李承乾的愛好,這都沒啥好說的,就這兩件事情被削六百戶,還罷免官職,這要還有人說李世民寵愛李恪,我是一點也不信!
“僅僅因為一點小錯就導致都督的頭銜多次被摘,甚至連封也連續被削去了600戶,李恪這樣的遭遇在當時的諸皇子中堪稱是絕無僅有的一個,這還是寵愛嗎?這都可以算仇人了好吧!”
“就連後來被賜死的李佑,在貞觀十七年謀反前還保住了都督的頭銜呢,而李恪原本身為都督的時候,可以督安隋溫沔復五州軍事,但被貶為刺史後,就只管轄安州一塊地方。”
“從貞觀十二年起,李恪在安州刺史一職上一待就是十一年,即便是唐太宗去世後,李恪也只是被唐高宗任命為了梁州刺史,別的皇子都是風風光光地管理著好幾州的封地,唯獨李恪只能守著安州這一塊封地度日如年,這樣的懲罰對於李恪來說,不可謂是不重。”
“有人說這是太宗為了李恪好,在我這是一種不一樣的想法,不管如何,李恪確實是文武雙全,有大志,聰明機智的一個人,在四位皇子中,在我這排第一。”
扶蘇:那李恪到底是怎麼慘死的呢?真的是因為李世民的原因嗎?
賈南風:這就結尾了?還沒說怎麼慘死的呢?
“哈哈!大家別急,當然要說,李恪慘死可就不是太宗時期的事情了。”
劉徹:難道被李治害死的?
劉徹:李治都把長孫無忌殺了,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