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9章永徽之治 (2 / 2)

“這個古人和現代人,就是兩種理解,兩種看法,因為我們知道五千年的歷史,知道所有朝代的所為。”

徐皇后:這份功勳算不錯了,我能理解,只是對於這幾位有所建樹的皇帝,還有大臣不能理解而已,對於他們來說這很簡單。

曹操:有何不能理解?我們都成歷史了,不就交給後代評價的嗎?做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這就是“我不要你一個人覺得對,而是後世所有人覺得對不對,好不好。”這有啥評價的,抓緊往下講,直接講皇子這塊,皇帝這塊不能算在四位皇子中來比較。

“行,岔開話題,我繼續講!”

“李治能當繼承人,少不了長孫無忌的推動。”

“在李承乾和李泰倒臺後,其實李世民是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李世民有這個想法,就已經去除了前朝不能立的想法,可架不住長孫和眾位從龍之臣的不願意啊,特別是長孫,那是能黑多少黑多少,經常在李世民耳邊說李恪的壞話,就是說什麼也不能讓李恪繼位。”

“李恪不行,那立誰呢?當然是李治了,因為李治是長孫無忌的親外孫。”

劉徹:李二不行啊,怎麼這麼好說話,長孫是皇帝還是你是皇帝?威嚴呢?

武則天:關隴集團的勢力仍然不可小覷!這時候的李世民完全還沒掌權。

司馬光:倘若李世民選擇了李恪,那麼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將來就必定會為難李恪,甚至是再來一次玄武門。

“對,李世民最後選擇李治,多少和長孫無忌以及關隴集團有關。”

“李家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後贏家,說實話關隴集團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的,這就造成了關隴集團在唐初勢力很大。”

“為了政權長孫無忌這個人就不容忽視,李世民選擇太子也不得不考慮到長孫無忌和他所領導的關隴集團的看法。”

“就如司馬先生所言,如果立李恪,有可能會再是一場玄武門之變。”

劉秀:那張姑娘這排名我可就不認可了,這李治可在皇子中可看不出一點能力,有能力的可是他舅舅,還不如李泰呢!

曹操:我也覺得這排名不對,這完全是靠舅舅,靠漁翁得利,才能還沒有李泰好呢!

劉邦:而且性格仁柔,這可不是一個做皇帝該有的。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