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李世民野心大,何嘗又沒有李淵的原因,你自己答應的打完勝仗,登基後會把太子位給人家李世民,過後又後悔,讓人家怎麼想?
曹操:還有這事呢!那就是李淵做的不對了,皇帝說話都是一言九鼎,怎能事後反悔呢?
楊廣:那李世民不也是殺了自己兄弟嗎?他怎麼能稱明君呢?憑什麼稱“千古一帝”,我就得捱罵!
趙匡胤:李世民的野心不小,這場玄武之變具體為何,還真不清楚,不過在我看來這應該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政變。
李隆基:不可能,肯定是因為被逼無奈。
秦始皇:寡人覺得按李世民的野心來說,這應該是一場預謀已久的事情。
劉協:朕也同意始皇的這個說法,怎麼也不可能是被逼無奈。
劉勇:那個姓李的,這事就別給你祖父開脫了,我們不信。
李淵:李二,你當時是什麼想法?
李世民:重要嗎?不管過程如何結局都是必然的,你三個兒子只能活一個。
魏徵:陛下,沒有選擇,當時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對那個位置虎視眈眈,對功勞過大的陛下都想除掉,就連太上皇你不也是對陛下有忌憚嗎?沒有玄武之變,還會有各種爭奪皇位的事情,結局變不了!
“或許兩種關係都有吧。”
“就如和珅所說,當初李淵晉陽起兵,李世民便積極為李淵出謀劃策,保證了李淵起兵的成功,當時李淵便告訴李世民,如果成事,就封李世民為太子。”
“年僅23歲的李世民也不負眾望。”
“平定西秦薛舉父子,連續幹掉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強敵,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打下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積累了赫赫戰功,威望日盛,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就有了一戰擒雙王,一時名動天下的戰績。”
“而李建成作為李淵的嫡長子,是嫡長子繼承製的直接受益人,因此當李淵被楊侑封為唐王之後,李建成便成為世子,而當李淵成為唐高祖之後,李建成也是名正言順得成為了儲君,也就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