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八章雪花鹽 (1 / 2)

“今天的福利居然是鹽,上次出現的時候還只是少有的盲盒,這次居然是精品雪花鹽,而且每一箱會隨機出現一種製鹽方面,商品數量六十萬箱,這完全是萬朝製鹽的時代。”

鹽?

還有圖紙?

各朝代炸了!

有什麼東西是從頭至尾,從上至下,無論達官貴族,黎民商戶都想要爭搶的東西,那一定是鹽。

鹽之一物,從古貫今,是人們餐桌之上必不可少的東西,甚至可以說,得鹽者得天下!

據說朱元璋起義時,得到的第一筆資金就是從一個私鹽販子手中獲得了經濟支援,這才能夠儲備糧食,招兵買馬,而朱元璋的對手張士誠、方國珍等人,更是靠販私鹽起家,迅速拉起了一支隊伍。

所謂得鹽者得天下,這句話真不是說說而已!

不止是古代,現代又何嘗不是可怕的利潤存在!

歷朝歷代,無論皇帝也好,世家貴族也好,都不可能會想要放棄對鹽的控制,這個東西,就是他們維護自己統治的最佳武器,這個東西,就是他們保障自己權利的最佳武器。

李世民坐直了身子,他才剛登基,因為玄武門之變的事情,地位不穩,再加上那幾個世家把持著朝政,這鹽來的可真是時候,其他不說,崔氏他可以準備覆滅了。

“在古代,最賺錢的人是誰?”

“在古代,最能為國庫創收的稅收是哪個?”

“我想毫無疑問是鹽商!鹽稅!”

“最早提出鹽鐵專營的就是管仲,管仲的《官山海》政策,使得當時的齊國迅速發展,聚攏了龐大的財富,齊桓公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便是靠著鹽鐵,為齊國奠定了財政基礎。”

“而後漢朝設立鹽稅,甚至為了鹽專門設立鹽官,到唐朝雖然取消鹽稅,但卻出現了鹽政歷史上的另一大舉措——就場專賣,給製鹽的人立籍,成鹽戶。”

“聽著彷彿是件好事,有組織有規模了嘛,可關鍵是,民間鹽戶製鹽,然後全部都上繳官府,一點不許留藏,留了就是私鹽。”

“再就是鹽稅早就包含在鹽價裡了。”

“更準確地說是轉嫁到了百姓身上,他們自己制的鹽,必須得低價賣出,一點不能留私,自己如果需要吃鹽,還得再花高價再買回來。”

“在這種對百姓慘無人道的剝削下,唐朝的鹽稅收入佔到了整體收入的五分之二。”

“而到了宋朝更是變本加厲,

宋朝時期的鹽稅幾乎支撐著整個國家四分之三的稅收,因此誕生了一個新的斂財工具——鹽引。”

“鹽引顧名思義,就和路引一樣,有了鹽引才能賣鹽,鹽引又成了新一輪的剝削方式。”

“因為鹽是人身體必須要吸收的消耗品,所以官府還會針對這種各地販鹽者進行嚴厲打擊。”

“儘管打擊,但因其利潤實在重大,鋌而走險者依舊不在少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