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別亂猜了,我只能說猜對了,而這慈禧太后的故事,不過還沒到說的時候。”聽到這名字,一段段侵華戰爭就湧入腦海,真不想提這位。
“你們想了解的我會一一解答,現在先發放孫思邈大夫的獎勵,千年人參五顆,百年何首烏五顆,關於“西醫基礎,診斷,器材”方面的書籍各十本,固體丹一顆,益壽丹一顆,種植園兩畝。”
孫思邈:哎呀!這種植園老夫可是羨慕的狠啊!老夫也有了,我那些名貴藥材可就有救了。
李時珍:恭喜先生了!
劉邦:這大夫都這高壽了還有益壽丹呢,我這一半都有可能活不到的一顆是沒有啊!
孫思邈:張姑娘看的起老夫,我努努力再多活個二十年。
劉邦:……
劉徹:……
秦始皇:……
我這加上益壽丹還有可能才只活到老先生一半呢,羨慕!
……
“這一位被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他就是華佗,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在我們現代對於華佗有個稱謂,對於那些高明厲害的大夫,因醫術精湛救助了自己的家人,就會送一面錦旗來表達感謝,這錦旗上會寫幾個字,最著名的就是“妙手回春,華佗再世”來感激這個大夫。”
“如果形容某人醫術高明就用華佗再世形容他像華佗再生一樣.,如果形容一個病症難治,可以用“就算化佗再世,也無辦法。”
“為什麼形容人醫術高明的時候都是說“華佗再世”,“扁鵲再世”,而不是“李時珍再世、張仲景再世”?”
“有三點,華佗在醫術上的創新太重要了,華佗被醫鬧砍腦袋了。華佗的醫書全被毀掉了。”
“雖然扁鵲也是因為醫鬧被殺,但扁鵲留下了著作,他的學術思想一直留傳至今,因此他要不要活過來就無所謂了。只有華佗,他不僅被砍頭了,連著作都被毀掉了,只有讓華佗再活過來才能再現他的醫術。”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卒於建安十三年,三國著名醫學家。”
“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AH、山東、河南、江蘇等地。”
“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
“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藥,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
“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藥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製,終於把麻醉藥試製成功,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製,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
“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劑,華佗採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種花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比西方諸國早了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