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傷寒論 (2 / 2)

“《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就是一個草包。很奇怪的是,竟然有很多人能從《溫病條辨》中讀出各種高明的醫學思想,一些瞎掰的話,還一群人認同,原因是什麼?”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東漢的時候,董卓那麼壞,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跟著董卓混?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很多人拍馬屁,只是為了方便混口飯吃,這是人性的問題,不是做學問的範疇,這問題不止反映在醫學上,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是絕對的。”

“由於那個時候,東漢王朝動盪不安,為了避亂,張仲景辭官去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

“到建安十五年,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

“張仲景寫成該書後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與世長辭,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並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和仲景墓。”

“《傷寒雜病論》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最有影響的光輝醫學典籍。”

“《傷寒雜病論》的貢獻,首先在於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所以後世稱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為“方書之祖”,稱該書所列方劑為“經方”。”

“張仲景發明的十大古方,特別是六味地黃丸,阿膠補血丸,還有對風寒有效的口服液等都是在後世也都幾乎是家庭必備的。”

還有那出自《傷寒論》的玄武湯,古人有言:“陰虛陽亢多動風,陽虛陰盛多動水。”,對於脾腎陽虛之人,這可是有奇效的。

大喬:呵呵!讓這群男人上次在彈幕裡聊的歡,我們這些人可都知道某幾位不行了,這不張姑娘講完還再次聊個腎虛方出來。

貂蟬:嘻嘻!這群男人笑死我了!你們可有福利了!

柳如是:咳咳!這人到中年啊!男人多的是這方面的問題!你們看張姑娘又給你們搞了一張方子。

秦良玉:哈哈哈哈!

樊梨花:這群男人可就笑死我了!

李治:我去打聽打聽!

武則天:……

劉徹:咳咳!誰把藥方貢獻一下!

劉邦:你還有這方面的問題?給我也來一份藥方!

呂雉:天天寵幸那賤婢,原來也是不行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