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歷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 第二十四章亂世才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亂世才女 (2 / 2)

……

光幕中,討論一片,不過有些人確實猜到了。

“在歷史的長河中,女子的地位偏低,基本的權利沒有多少,可是義務卻一大堆。比如她們要遵從女德女訓,嫁人了還要遵守“三從四德”,而有句話更是對女性行進了精神上的壓迫,叫“女子無才便是德”。”

“雖然在上千年的歷史中,女性長期遭受著不平等的待遇,可是有些女子也為了一個國家付出了不少,也有些女子不輸於一些男兒,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位亂世之中的女子,歷經磨難,也沒泯滅她的愛國人心,這段時間就盤點一些對後世有影響的一些女子,她們不比女子差,完全可以用巾幗不讓鬚眉來形容。”

呂雉:真的是我們女子。

武則天:張姑娘,說的對,世人對女子太苛刻了。

“她號易安居士,北宋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生在亂世她也是不幸的,她就是亂世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家藏書甚富。”

“她的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是蘇軾的學生,也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她的母親王氏,則是名臣王拱辰的孫女,也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

“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自幼生活在這文學氛圍濃厚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加之聰慧穎悟,能夠更深切細微地感知生活,體驗美感。她從小就擅長詩文,通曉音律,她在年少時所作之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更是享譽京師,文人墨客無不承載,這首詞更是比一些前輩寫的都要好。

李白:從聽覺上展開聯想,又在視覺上轉化形象,好詞,好詞!

白居易:這兩個“知否”用的恰到好處,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

……

“18歲的李清照與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兩人均愛好詩貼碑文,日子過的倒也安靜和諧、高雅有趣,琴瑟和鳴。”

“輕鬆的日子只過了兩年,趙明誠要進入仕途,當時的朝廷內部混亂,李清照的父親被捲入其中,“王安石變法”在當時的北宋是一件大事,這件事在當時的一段時間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讓國富兵強,在對外戰爭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但這次的變法和所有的變法一樣,都出現了反對派,朝廷分為了兩面“新舊之爭”從而導致了元祐黨爭,而當時的李格非就被捲入舊黨之中。”

“與李格非不同的是,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當時則受到了提拔,李清照請求公公幫忙為父親求情,但並未有個好結果,同年李格非被罷職返回原籍,家屬也受到了波及。”

“李清照由此被迫離開京城,回到原籍家族,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妻也因此分離。”

“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時期,奸臣眾多,要說禍國之罪,蔡京應為“六賊之首”,在這裡不得不說下蔡京此人,李清照的公公當時就與蔡京此人不合,趙挺之任職期間稱病,請求免去了尚書之職,半年多後,蔡京被罷免,趙挺之又恢復了官位,同時朝廷大赦天下,解除了黨人之禁,李清照也因此得以返歸汴京,與趙明誠團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