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太宗開始,後世皇帝都學了一種不好的作風,那就是喜好人妻。”
曹操:展開說說,這個我喜歡。
李世民穩住在高堂之上,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張姑娘不會把這個事情也往外說吧。
“史書上記載了一則故事,話說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有一次做客李元吉家中,李元吉宴請哥哥李世民。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弟弟李元吉發現李世民走神了,原來李世民盯著李元吉旁邊的楊氏看。李元吉忙喊哥哥,李世民才回過神來。”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的弟弟的妻子迎入宮中納為己用,冊封為楊妃,當楊氏從齊王府入太宗宮,李世民是十分高興的,對待楊氏也是真情流露,當寵愛有加的楊氏誕下一子,李世民就將曹王的頭銜放在了他的身上。到了後面,太宗對楊氏的感情昇華,欲立楊氏為後宮之首,讓其母儀天下。”
“但是被他的銅鏡魏徵一番良言勸醒。您是明君,怎麼能讓弟弟的妻妾成為大唐的國母呢?李世民得悉,意識到自己的不當,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對於李世民的這段黑歷史,在民國時期的歷史學家蔡東藩筆下,曾點評到,英雄愛江山美人,這是無可厚非的,就算是美豔動人,但已嫁弟弟了,又怎麼能去奪取呢,普通人家也不會這樣做,何況皇家。太宗這個做法是沒有廉恥心的,是荒唐的。”
李世民:……
“這就是唐太宗開了個好頭,一個後院混亂的朝代,唐太宗死後,李治繼位。”
“武媚娘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更是後世的一代女帝武則天。唐太宗李世民聽說武媚娘此人儀容舉止美,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但武媚娘並未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開始建立了感情。”
“為何武媚娘十幾年還是才人地位,因為當時有個讖語叫女武代唐,武媚娘正好應讖,李世民也是怕自己的大唐移位,在駕崩的時候,更是讓武媚娘去感業寺出家為尼。”
“可架不住,這時候的李治和武媚娘已經藕斷絲連了,永徽元年五月,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週年忌日而入感業寺進香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因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裡,便主動向李治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李治早有此意,當即應允。永徽二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滿,武則天便再度入宮。”
“唐高宗此人,也是被後世所小看的人物,他的功績也不可小覷,但李治的身體卻限制了他,659年開始因為皇帝時不時生病,需要有人輔助處理朝政。那麼誰合適呢?
正常應該是太子,但太子李弘才七八歲不現實。其他的臣子吧李治信不過也不敢,滿眼望去皇后武氏正合適。
於是三十多歲的武皇后走上前臺,開始處理一些日常政務。慢慢地皇后處理朝政越來越嫻熟,皇帝也慢慢放心了。”
“武媚娘此人對政治,治國方面頗有天賦,在當時和唐高宗稱“二聖臨朝。”對於具體內容,以後再說,現在也只是說下唐朝的混亂。”
“為什麼說這混亂唐太宗李世民開了一個好頭,兄奪弟妻,子奪父妻,在到我們要說的唐玄宗,父奪子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