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玫妃重生記> 計劃(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計劃(6) (2 / 2)

“當十”還是面額小的,還有

“當百”甚至面額更大的錢,後來清政府幹脆發紙票,叫

“寶鈔”、

“官票”,用高麗紙印,藍色的圖案,有一定的防偽措施。用銀兩或制錢為單位,票面上印著幾兩、幾千文的字樣,然後要求老百姓在市面上來流通。

從此我們中國人就使用了一個字到今天,叫

“鈔票”。紙鈔的成本更低,完全成了一種價值的符號,一張紙鈔值多少銀子呢?

全由政府來定,政府又不考慮經濟規律,它根據財政狀況來定,結果搞得國內市場非常混亂。

清政府推行鈔票,推行不下去,老百姓也不傻,你不是要轉嫁經濟危機嗎?

老百姓有辦法來對付你,什麼辦法呢?就是不用唄。那麼大錢鈔票推行不利,清政府無奈之下,想到了商人,以前民間的銀號發行過銀票,那不也是紙鈔嗎?

但是人家的信譽好,所以清政府就想到了商人能不能利用一下。戶部在北京招商成立了一批官銀號,你比如說咸豐四年設立了

“五宇官號”,宇生、宇恆、宇謙、宇泰、宇豐五宇。清政府看中的是商人的實力和信譽,商人看中的是政府手中的權力,對商人來說,發行鈔票的利益是很大的,更何況,還可以利用政府的勢力來搞一些風險投資什麼的,你比如說搞投機倒把買賣,囤積居奇,開一些銀號等等,所以雙方相互利用。

官銀號搞起來以後,就發生了很多弊端。清政府也知道出了各種各樣的弊端,你比如官商勾結,投機倒把,如何算計這些儲戶的問題,都出現過。

清政府也想查辦,但是這個案子很難查,頭緒太亂牽扯麵太廣,所以清政府就知難而退了,咸豐八年的冬天,肅順被調為戶部尚書,他決定啃這塊硬骨頭,他奏請咸豐皇帝重新立案,經過多半年時間的清查,基本查清了案情,然後又請皇帝下發上諭,把涉案的戶部官員、商人、保人、夥計等等查抄家產,逮捕下獄,鬧得京城裡邊人心惶惶。

咸豐年間的

“五宇號案”頭緒紛雜,也缺少中心人物和事件,而且直到咸豐皇帝逝世,也沒處理完,最後不了了之。

所以中國史學屆從來都沒有把這個問題說清。要想這個問題說清,無論是我的時間還是能力都不許可,我要強調的是肅順的膽略,這個人真是膽大包天。

“五宇號案”的第一個後臺就是恭親王奕訢,當然了,皇帝的弟弟不能不給面子,所以讓恭王府的首領太監頂罪,逮捕下獄。

奕訢表面上沒有被牽連,但是弄得灰頭土臉,奕訢也因此恨透了奕訢。

肅順對奕訢網開一面,但對其他人就不客氣了。此前的戶部尚書有兩位負有領導責任,因為

“五宇官號”不是你們招商設立嗎?官商勾結不就是跟戶部勾結嗎?所以這個戶部尚書是負有領導責任的。

兩位戶部尚書,其中第一位叫柏葰,已經因為別的事被送進監獄了,估計性命難保;另一位戶部尚書是大學士翁心存。

肅順的意思是要把翁心存置於死地,至少也要下獄法辦。因為以前肅順倡議開禁鴉片,翁心存起勁地反對,現在讓肅順給拿住了把柄了,所以要報復他。

肅順敢整翁心存說明他膽略也非常大,翁心存這個人可非同尋常,他是皇室的家庭教師出身,給咸豐皇帝上過課,此外咸豐皇帝的那些弟弟們都受過他的教育,是他一手教出來的學生。

肅順一定要把翁心存給扳倒,辦到什麼程度呢?已經把翁心存給革職了,但是想逮捕入獄這個難度還是比較大。

在此後的時光裡,翁心存一直在提心吊膽中度過,擔心說不定哪一天就被肅順給抓進去了。

當然咸豐帝死後,肅順被清洗,這個案子不了了之。此案前後持續兩三年,查出贓款上千萬兩,很多商人傾家蕩產,很多中央的高階官員受到處分。

這樣一來,肅順的敵人就更多了,但是國家得到了實惠,吏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肅清,所以應當給予肯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