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有孕(43)

所以應當努力向上,奮起直追。而在史書上的評價是這樣的:那就是,滿清一朝,喪權辱國,毀滅華夏文化,罪惡深重。首先,是領土問題,看到很多人鼓吹清朝土地有所謂的上千萬平方公里,而大明土地只有區區三百萬。這個概念就大錯特錯。根據明清時期的中國版圖可以看到,兩者極盛時期的土地是差別不大的。因為後金發源於西伯利亞通古斯,所以後金入主中原以後清朝相對比明朝多了西伯利亞的土地。除此之外,差別不大。大家看一下這幅圖,只有300萬?那今日的中國恐怕也沒有960萬吧?

明朝時期除了漢人聚居的中原之地,在邊疆是採取設立“衛,司”級地方政府,派遣國內的將領率軍駐守或者透過在當地扶植少數民族官員來對當地進行管理。到明朝天啟年間,大明已經在西域今新疆的哈密設立了衛戍司,也就是說明朝的控制範圍最遠已經接近中亞。就是在遼東,所謂的滿清發祥地,大明也設立了衛戍司,最多時候有超過百萬漢人在遼東耕種生活!難道就因為遷移到了遼東,這白山黑水就是你滿清後金建奴所有?

很多人說這樣是鬆散的控制,因此不能把這些地區視為大明的土地,但是這些人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後來的清朝對蒙古和西藏的控制也和明朝的模式一樣,甚至對少數民族給予了更多的自由,而這些人將西藏和蒙古的土地不算作大明的土地卻算作清朝的土地,為什麼對要採用這樣的雙重標準,大家都心知肚明!

必須說的是,領土大小並不必然決定一個國家的偉大與否,當然現在中國的版圖是基於滿清的遺產。但是國家的領土大小和國力強大與否,並不是有必然的聯絡,各位可以試看英國,彈丸之地,縱橫天下兩個世紀,到今天仍然是國力強大。

其次,滿清政府強迫漢民族改服易發,毀滅了幾千年的華夏傳統,他們的手上沾滿了漢人的鮮血,透過大屠殺,一座城一座城地擊潰了漢民族的脊樑,江陰十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八十萬!四川空省!我的天哪,暴行堪與日本人相比了吧!

滿清的帝王從來沒有把自己看作華夏的一分子,所謂的千古一帝康熙認為自己是“以他族臨華夏”,從來沒有把漢人當成人來看待,慈禧也說“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幾百年的教育,使得奴性深深地刻在了百姓的骨子裡,使得漢人喪失了強漢盛唐的驕傲,成為了連鄰國日本都看不起的清國奴!

他們還一直防範著漢人,限制漢人讀書獲取知識,限制漢人做官。還在西北挑撥漢人和回民的矛盾,試圖以回制漢,以漢遷回。更甚者,滿清一朝,愚昧無知,極大的限制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明天啟年間單是有官方授權的刊物就超過萬本。而滿清政府在修四庫全書之時,竟然公然宣稱天下可存之書不超過四千本!

華夏土地有自己的包容性,千百年立德置身,愛人愛物,忠君愛國的教育使得華夏子民堅韌,忠誠,對國家有著深深的認同感,願意為了自己的民族和尊嚴去獻出生命,滿清一朝,打碎了漢民族的脊樑,帝王視百姓如芻狗,如家奴,讀書人以跪舔為榮,反觀大明,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內閣的設立分了君王的權力,使得讀書人能夠有自尊,獨立地生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