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殿。
“陛下,今幷州邊郡遭鮮卑大軍寇邊,我漢室邊陲陷入異族寇邊混戰之中。”
盧植從朝班中站出,對神情間帶有怒意的劉宏垂首道:“面對目下這種局勢,臣懇請陛下早派大軍,前去馳援幷州邊郡。
現在我漢軍在幷州邊郡之地,除護匈奴中郎將呂布一部,奉命鎮守美稷一域外,再無強軍坐鎮邊關。
雖說呂布此前領軍,數次擊敗來犯異族騎兵,然此次鮮卑大軍,來犯人數眾多,恐單靠呂布麾下兵馬,並不足以抵禦這鮮卑大軍。”
隨著玄武衛在雒陽城不斷攪動風雨,使得劉宏召叢集臣,緊急召開朝議,欲商討幷州邊患一事。
何進此時亦站出道:“陛下,盧尚書所言極是,今漢室邊疆皆遭塞外異族寇邊,恐單靠呂布一己之力,無法領兵抵禦來犯鮮卑大軍。
而朝廷若向幷州邊關譴派大軍,必須選命大將統帥之,似呂布之流,根本就不配統率大軍抵禦。”
現在幽州、涼州之地,由皇甫嵩、朱儁二人統率大軍,抵禦來犯的塞外異族。
而在平定異族叛亂之際,以關東為代表計程車族、豪強勢力,和以關西為代表計程車族、豪強勢力,皆分別去往幽州、涼州之地。
藉助領兵抵禦塞外異族之由,將私下招募的兵馬合法化,這使得幽州、涼州兩地,異族寇邊之局雖危,但基本大勢依舊掌握在漢軍手中。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前提,使得士族、豪強勢力,手中現在掌握了大量的兵權,這使得他們隱隱有超越十常侍之嫌。
張讓在聽到這裡時,那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何屠夫,你端是好狠的心啊,這是想進一步控制幷州邊關的兵權啊。
“陛下,大將軍此言不妥。”想到這裡的時候,張讓當即便說道:“護匈奴中郎將,乃陛下欽定當世猛將。
且在美稷赴任期間,殺來犯異族,威震南匈奴,解我漢室被虜漢民,深耕美稷一域,甚至至今未向朝廷索要任何錢糧。
僕不知大將軍何出此言,竟說護匈奴中郎將,沒有能力統率大軍,抵禦來犯鮮卑異族大軍?”
事關自身利益,張讓絕對不會退讓半步,倘若幷州邊關的兵權,亦被何進設法奪去的話,那他們十常侍的勢力,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沉浮內廷這麼多年,張讓見過太多生死危局,更清楚一旦失去權勢,恐他們將會被這些士族、豪強出身的大臣設法除掉。
“中常侍,那不過是你一廂情願之言。”
袁隗此時站出道:“啟稟陛下,據臣所知道的情況,這呂布自赴任護匈奴中郎將以來,私下招募大批兵馬,且不尊朝廷法度,私下遷移地方黎庶到美稷一域。
種種跡象表明,這呂布恐生不臣之心,面對這樣一種情況,陛下必須要嚴懲呂布,否則我漢室社稷危矣啊!”
老賊,你怎能講出此言!
盧植眉頭緊蹙,心中不由生起一股怒意,現在漢室到了什麼緊要關口,竟為了你們的那些利益,竟做出這等事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