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平定廣宗之戰中,某接連斬殺了張梁、張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奪去了義真公的風采。但是就因為某出身寒門庶族,使得某縱使是取得了這般耀眼的功績,可並沒有因此獲得任何封賞。”
“既然是這樣一種情況,別人不給某的,那某就只能靠自己去爭取,當然某這心中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倘若依靠某這寒門庶族出身,憑藉一己之力,就謀取到這秩比兩千石的護匈奴中郎將,那絕對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想要突破眼前這重重枷鎖,獲取十常侍的好感,就是某當下唯一能做的,畢竟現在我漢室權勢滔天的,就是這群沒有卵子的宦官。”
“縱使在某的心中,亦不喜這些亂政的宦官,但是為了能得到這護匈奴中郎將,某必須要走這十常侍的門路。”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呂布那眼神中閃爍著銳意,臉上更浮現出幾分桀驁。
既然你們這些身居高位計程車族、豪強出身的大臣,心中不願讓某擁有做人的機會,那麼某必須竭盡全力,去讓自己獲得這做人的資格。
這門生故吏的投效體系,在和平年代或許是羈絆寒門庶族唯一選擇,但是現在這亂世之象已初現端疑,那沒有什麼比掌握兵權來的更實際!
聽呂布講完這些,程昱心中先是一驚,接著便說道:“既如此,主公當以重金去賄賂,十常侍之首,張讓!”
“雖說此舉會讓主公的身上,披上親近權宦的烙印,但這也是主公目前能謀取到護匈奴中郎將,唯一能摸得到的門路。”
在這個輿論權,掌握在地方士族、豪強手裡的時代,像呂布想要做成一些屬於自己的事情,本就是一種逆天之舉,既然是這樣一種情況,那麼呂布也不介意自己身上,會揹負這些罵名。
想那董卓,本屬袁氏門生故吏,只因後來手握權力,使得其心中的野心,不斷被誘匯出來。
恰逢劉辯性情軟弱,並非當皇帝的最佳人選,於是董卓便起了想要換帝的想法,倘若董卓出身士族,那做此事並不會遭到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
但就因董卓出身西涼良家子,使得此舉算是觸及到了朝中那些士族、豪強出身的大臣,所一直恪守的底線,於是便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
要說這董卓還算是有幾分能力,怎奈其在朝中不得人心,使得其面對這樣一種局面,也激起了他心中暴虐的一面。
至於後續恐青史中皆有記載,殘暴不仁的董卓,十八路諸侯討董……
說到底這漢室的輿論權,不就是掌握在士族、豪強的手中,他們想怎麼說,那不就是怎麼說嗎?
亂世爭霸本就是逆天而行,倘若呂布連這點承受力都沒有,那他就不要再妄圖去爭霸天下了。
……
各位看客老爺們,看完以後不要忘了投推薦票哦,沒事再來個打賞就更好了,你們的支援就是作者最大的動力,希望能夠得到各位看客老爺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