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是這樣,相互謙讓著,都在小心的維持著這份來之不易的信任和猜忌。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讓大盛的平叛進展的相當順利。
又一年過去了,叛軍已經被大盛的平叛大軍追擊的無處可逃了。
甚至徐義在秦州又有了一子。
新皇也終於要回長安了······
遠在蜀州的太上皇,也接到了新皇的邀請······
而就在此時,徐義卻接到了來自蜀中的禮物······陳玄禮和高力士將楊玉環給送來了。
對於此事,徐義是有準備的,就是崔穎和鶯娘,也對此瞭解,也做好了接受楊玉環活著的事實。
可是,徐義萬萬沒想到,陳玄禮和高力士將楊玉環送到的地方是新皇的行宮······
“愛卿,此事······”
被新皇這樣問,徐義也是一時無語。
設想過很多可能,徐義真的是沒想到陳玄禮和高力士做的如此卑劣。說好了的還人情,人情就這樣還了。
這完全就是一次恩將仇報的行為!
可是,徐義卻根本就有口難辨。
陳玄禮和高力士很輕鬆的把這事推出去了,說是太上皇的安排······徐義相信太上皇不想楊玉環死,卻怎麼都不相信陳玄禮和高力士在操辦此事時會讓太上皇知曉。
但,最後的事實,卻是變成了這樣。
這算是太上皇對自己擁立新皇的反制嗎?
徐義如今的地位,一旦朝廷穩定了,必將是整個大盛朝的絕對權臣。可徐義,一個臣工,郡王,就這樣將太上皇的貴妃收入房中,徐義還有何臉面居朝堂之上?
“陛下,如今大局已定。老臣也算是功成了······或許,該著身退了。”
徐義知道,若自己不想留一個萬世罵名,這時候唯有功成身退的一條路可走。或許,這就是太上皇的目的所在吧。
畢竟,大盛是李家的大盛,哪怕是徐義沒有左右君王的心思,可面對徐義在平叛中的功勞,那還真正的功高蓋主了。
整個朝廷,所有臣工,或許可以不在乎聖人,卻沒人敢去忤逆秦州王了。
這一手······
“愛卿,朕並無此意!此事朕知,愛卿知······”
還有知道的,新皇說到這,也不知道怎樣繼續說下去了。因為,太上皇知道,高力士知道,陳玄禮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