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是可以用一路無話來概括的,同樣也能說著一路有些事發生了變化。
所謂一路無話,是因為,就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這樣西行,不管是實際控制者的吐蕃一方,還是縱橫在這裡的馬匪,都沒有出現過。
吐蕃沒有任何行動,一是已經明確了徐義這是要借路到安西就任,這些地方就算是吐蕃也管不過來;二一個就是,現在整個隴右道的大戰已經徹底停止了,吐蕃的使臣去了長安,並且長安的詔令已經到了隴右軍。
當然,哥舒翰那邊也不想打了,而是在沿著鹽池一帶建立了諸多的堡壘,不僅僅是為了守護聖人看重的石堡城,更是為下一步開發鹽池做準備。
同樣,按照徐義給與的建議,哥舒翰和崔珪也開始拉攏吐蕃在這一帶的勢力,談判合作的事務了。
所以,徐義這樣在格爾木一帶行軍,就幾乎成了暢通無阻。
至於馬匪,這時候徐義率領的神策軍,也就是安西軍,威名在整個西域已經傳開了。有那個馬匪幫敢去襲擾神策軍?
自然是一路無話。
可同樣的,這一路幾千裡,帶著商隊的一干人,行軍的速度沒有,自然就多了相互熟悉和了解。
徐義也就在這些商賈的口中,得知了太多關於安西都護府治下的閒事,徐義也就能從這些閒事中窺探到安西的一些勢力和關係脈絡。
甚至安西四鎮跟回紇、跟大食波斯的關聯也瞭解了不少。
就是金麥釀消耗的有點快······
“主公,看來安西這邊不好辦。”
“怎麼不好辦了?”
李光弼和薛嵩也打探到了很多的資訊,抽空就要跟徐義交流一下所得。至於鶯娘,似乎很喜歡這天高雲淡的環境,這幾天很是歡喜,都顧不上守著徐義了。
“從屬下打探到的訊息來看,原本的什麼高昌國、于闐國、疏勒、龜茲等,早年並沒有趕盡殺絕,哪些皇室的底蘊,很容易讓他們在後來的盛世中成長成一方勢力。”
“加上回紇、吐蕃、大食、波斯乃至大秦等地對安西四鎮的賊心不死,就導致了現在的安西四鎮錯綜複雜,各方勢力交錯,甚至影響到安西四鎮的安靖了。”
“安西四鎮地域廣袤,守衛兵力不過萬數,還不得不分散兵力與四鎮駐守,這就造成了任何一地的駐軍都無法做到真正的絕對的掌控,更多的時候,駐軍更是一方勢力存在,維持這些勢力不脫離大盛管轄即可。”
李光弼在說這些時,憂心忡忡。
確實,神策軍不懼任何對戰,可李光弼很清楚,神策軍的武力是基於火器的威力,而火器之所以能在作戰中所向披靡,幾乎是無敵的存在,真正的弊端也只有神策軍的將領清楚,那就是必須保證神策軍的集中,也就是兵力不能分散。
五千主力,三千輔助,若是將神策軍的這些兵力分散成四部分,別說說碾壓吐蕃和大食軍了,估計就是安西四鎮中本地勢力也能將神策軍打垮了。
神策軍威力的基礎是,必須是整體配合作戰。
從單獨的戰力上看,斥候或許還算可以,其他的軍卒,在步騎對戰中,李光弼清楚,神策軍的戰力根本就比不上隴右軍。
也就是說,原本隴右軍的治理和安靖方式,神策軍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