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珪現在是鄯州刺史,也就是隴右節度使治所所在的刺史。
鄯州,也就是後世的西寧一帶。徐義很熟悉,就是他來這個時代之前的最後一趟旅行之地。
徐義對於安西不熟悉,根據這時候的地圖,徐義大概估摸了一下,大概是南疆以及西亞北部一帶。
兩者關聯,徐義對於這一趟的行程也大概有個譜。
崔珪任職鄯州,才是徐義這次給養的憑仗。當然不是讓崔珪給自己補足剩下路程的給養。
不過,大軍行至秦州,早已等候在官道兩邊的二三十輛馬車加入了隊伍:“青玄,此行遙遠,勿念中原,貧道會照應好一切。”
“待安西安排妥當,若有需要,來人告知一聲······”
這一次西行,徐義讓公明殿準備了大量的,足足二三十輛馬車的酒,雖然玄成不知道徐義這是為何,卻也知道安西乃是苦寒之地。
“師祖放心,對於弟子來說,長安和安西並無多大區別,安西倒是比長安更鬆寬一些,做事隨意很多。就是這邊······”
“放心,終南山已經有聯絡,一切都有老道!”
路邊道別,不屬於官面上的,也就幾句話的事,隨即大軍就出發了。
這時候若是有人開啟這浩浩蕩蕩的馬車車廂,就會發現,除了必要的武器裝備,以及神策軍軍卒和工匠,整個車隊所裝載的,幾乎全都是貨品。
徐義是真的把這次西行當成了一次商貿之旅了。
過了秦州,大軍馬上就進入了隴右節度使的地界。
怎麼說呢,從某種程度上說,隴右節度使應該算是安西都護府的上級,也就是安西都護府的正管。
可事實上,或者是因為徐義的出現,朝廷的詔令直接將安西都護府從隴右節度使的架構中脫出來了。
或者是因為,對於徐義本身的地位和職銜,隴右節度使都不好意思去管人家安西了。
這不,剛進隴右節度使的地界,哥舒翰就候在路邊,大張旗鼓的迎接······
“徐侯,等候多時了······”
“使帥這是折煞徐某了,怎敢讓節帥這般!”
徐義見哥舒翰這樣,也是有點不適應。
“徐侯受的!徐侯節制節度使時,老夫還是以牙將,若不是王使帥一事,我又那有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徐侯,不瞞你說,我這算是如坐針氈了。石堡城······唉,徐侯早年一謀石堡城,讓吐蕃十多年不感東向而望,如何做這一場,還需要徐侯不吝指教!”
徐義跟哥舒翰沒怎麼打過交道,這乍一接觸,確實讓徐義對這老頭有點認同了。
最起碼挺率直,不藏著掖著。
特別是,哥舒翰作為隴右節度使這樣迎接徐義,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神策軍在路過隴右這一路上的給養問題了。
就是不知道哥舒翰是不是會一路伴行。
“使帥當真相信徐某?”
“自然相信!王使帥因石堡城而被攻訐,我又怎樣能不在意?問詢過早年參加過上一次石堡城之戰的將士,都還記得那一戰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