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透過不同的渠道,傳到了長安,就是徐義也聽說了。
怎麼說呢,不得不說,製造這種傳言的,確實是對火器有一定的瞭解,甚至說是參與過火器作戰,或者見識過火器作戰的過程。
幽州之戰的大勝,就是徐義也不否認存在地方不識火器的原因,可真正爾等火器作戰流程,又有誰真的見識過?
說真的,對於神策軍而言,幽州那種戰場的烈度,幾乎沒有發揮出真正戰力的三成。
這卻是不能去辯解的,徐義也覺得沒必要辯解。
從根子上講,不考慮別有用心的目的,單純從錢糧上考慮,地方節度使有其根本的訴求。畢竟這不是免費的,是需要大量錢財的。
再說了,那個節度使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軍卒都成了徐義的徒子徒孫。
各方面原因綜合起來,就是徐義也不能去強求了。
徐義本來也無意強求,本來就是順水推舟的事。
這人吧,這事吧,就是這樣。
即便沒有徐義跟壽王李瑁約見的事,整個國朝軍伍對於火器的覬覦,若徐義沒有主動建言推廣火器,地方節度使絕對會以為徐義是在捂著,也就會建言朝廷推廣火器。
可此事徐義主動了,人們的理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徐義主動的要推廣火器時,人們就想到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如今火器的價格還定的如此之高。
這豈不就是徐義借火器新出現,借人們對火器不瞭解的情況,想盡可能多的撈錢嗎?
想一想,還真有這樣的可能。
所以,當傳言傳開了,還是有很大的市場,有傳言成真的基礎。
可是鑑於聖人同時推廣記賬法的威壓,地方節度使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動作來,以表明態度。
“情況如何?”
徐義這幾天也關注著地方節度使府採買火器的進展。
“回主公,不如何。基本上訂單傾向於火藥彈,一是因為火藥彈的價格低一些,二一個······末將以為傳言還是影響了地方訂購的想法。”
“主公,朝廷的詔令是逐步推進,這樣的詔令就給地方節度使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末將在地方待過,知道地方的一些辦法。”
“主公,應該建言朝廷強制性推廣,而不是這樣自由度太大的推廣方式······”
薛嵩很是盡職,面對現在火器推廣不利,細柳營軍城進賬不太過癮的情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