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城就是一個封閉的環,是朝廷的,卻完全可以從朝廷割裂出來。
比如,火器作坊是朝廷的,當產品的生產到使用,都在軍城裡。在徐義的心裡也就少了什麼朝廷採購和使用的概念。
似乎聖人也忘記走這個過場了。
所以,徐義就拿著軍城的成品訓練神策軍的軍卒,拿軍城的收益,投入火器的研發更新,還時不時讓神策軍的軍卒護送這大批次的錢財,往內務府,往玉真公主府,往自己家,往金仙公主府送。
也有很多的朝臣,時不時的來軍城一趟,帶著一車一車的錢財離開。
朝廷似乎忘記了有徐義這一號人物,連朝會都不曾有人提及過,徐義這個名字,卻在每個朝臣心裡根深蒂固了。
這就是這年徐義的境況······
若不是崔穎有了身孕後,將近一半以上的朝臣來賀,都以為徐義失勢了。
可以說徐義是在韜光養晦,最起碼李煒是這樣看的,崔家也是這樣看的,就連聖人對於徐義這樣的態度也很滿意。
其實,徐義是真不想接觸朝堂。
不是怕自己應付不了朝事,而是,徐義他知道,在武惠妃死掉以後,楊玉環即將登場······徐義知道自己無力改變。
已經裝著若無其事了,可真的要是看著楊玉環這樣的經歷,徐義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到了。本著眼不見心不煩的原則,徐義就這樣軍城和徐府兩點一線的規律著。
甚至在李白進長安,王維遞請柬等等一些所謂的盛事,徐義都婉言拒絕了。
一年多會發生很多事。徐義的長子都出生了,就連那個通房丫頭也有身孕了,偏偏鶯娘一直沒動靜。
“鶯娘,要不讓師父幫你看看?”
有種說法是女人沒有生育,人生是不完整的,更何況還是在傳宗接代相當重要的大盛朝。徐義再一次提到這個了。
“徐義,我不生養。”
“為啥?”
“我要時刻保護你!”
“我現在不征戰,就軍城和家裡,時機最合適了。”
“徐義,即便是生養了,孩子叫我也是姨娘,崔穎才是母親。都一樣,等以後選一個適合修武道的讓我調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