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說定乾親以後,徐義原本單獨面對長公主時的尷尬,好像真的沒有了,似乎伺候她穿衣,伺候她如廁,包括改良褻衣什麼的,都成了盡孝心的行為。
也好,最起碼舒服很多了。
“認乾親?徐義,你是徐家後裔。”
沒想到回到府上,第一個質問的居然是鶯娘。也是,作為守護徐家苗裔的鶯娘,心裡想著的是師父的遺願,就是徐家還能登堂入室,恢復徐氏先祖的榮光。
“鶯娘,認長公主幹親不同於認聖人乾親。更何況即便認聖人乾親,也不一定非得要更姓換名。”
“當朝的王忠嗣就是先例,那是聖人的假子,卻是王家後裔,不曾更姓李。再說了,英國公也曾賜姓李,不管是不是更姓換名,對於徐義都沒有區別。”
徐義沒搭茬,凌風子倒先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堆。
也是呀,英公本來也姓過李,後來因為徐敬業謀反,才被皇家剝奪了國姓:“徐義,要不你叫李義?”
這丫頭,變的也太快了。
“沒必要,所謂的賜姓,隨時都可以剝奪,倒不如本姓合適。所謂的認乾親,對我而言,不認為有多大變化。”
“只有自己努力得到的,才算是自己的。沒必要太當回事了,倒是有一點咱需要準備了······估計過不了多久,朝廷的詔令就會下達了,咱需要進長安了。”
要進長安了。
徐義心裡沒譜,首先給李煒去信了,也想著去崔府敘敘,聽聽外人的看法。
還有,在東都,自己的產業算是很大了,這邊絕對需要有人留下守著。
很多事都需要安排。關鍵是,在離開東都回長安的這段時間,徐義徐義時不時的去輔興坊金仙觀裡請安。
“長公主與聖人一母同胞,聖人對待他的兩個妹妹相當親近,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
“不過,義哥兒,老夫建議你莫要依靠,莫要習慣依靠。皇家所謂的重親情,也就那樣,皇家最無親。”
“有這樣一層關係,進長安倒是可以了。老夫告誡呢一句,莫要摻和到大統繼承上,一切都不忌諱。”
“進長安吧,等過了年,你跟潁孃的婚事也該辦了······”
徐義感覺,崔升的最後一句,才是他語重心長的重點。
而李煒的來信,也同樣提到了莫要依靠,莫要摻和大統繼承,也提到了有了長公主這層關係,一定程度上算是百無禁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