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徐義沒敢去洛水畔,沒敢去面對楊玉環的舞姿。
有一段時間,徐義過的渾渾噩噩的,幾乎到閒的蛋疼的地步。
有一段時間,徐義都不知道是怎樣過來的,一直到了開元二十三年四月,徐義聽說了咸宜公主將會下嫁楊洄······
歷史終歸還是遵循著原本的軌跡。這一刻,徐義有點輕鬆了。
本不該屬於自己的,真的不該去強求。所謂配位和災禍的道理,徐義懂的。
半年多了,運河沿途的轉運渡口已經有部分投入使用了,至於洛水渡口,已經完全取代來了原本的東都渡口。
而灘塗的那片良田換來的土地,已經徹底變成了集鎮,繁華的程度堪比一箇中縣縣城。
“義哥兒,蕭老頭讓老夫問問,你在灘塗上的那片林子有沒有出售的意思?”
再一次造訪崔家,寒暄完以後,崔升跟徐義說起了那片林子······
終於還是看上了渡口配套的利益。
當初在營建渡口時,徐義沒有在渡口的份額中爭什麼,就是因為他考慮到灘塗地那些配套設施的利潤。
為西域回來的七八十人,徐義讓了,退了。
“叔翁,那是小子用良田換來的。”
“老夫知道,都清楚。你平時也不太關注那地,諸公的意思是,可以拿渡口的份子交換。”
崔升覺得徐義的推辭是在討價還價,就將真實的意圖說了。
至於是不是還有其他意思······另說。
“叔翁,那片林子裡渡口很遠了,作為渡口的配套,怕是沒什麼用處。還是讓小子留著浪費吧。”
“義哥兒,你多久沒去渡口看了?如今的灘塗渡口,已經不亞於一個下縣的縣城大小了。你所謂的邊緣,已經被貨倉完全包圍了。”
“早先營建的倉庫,已經不能滿足往來商賈的需求了。由於渡口的龍門吊轉運方便,溝通了東都內河和漕運、洛水的轉運,渡口已經成了大盛朝南北轉運的樞紐。”
“義哥兒,若是需要一處別院,還是一片心安的林子,不用他們,老夫就可以幫你踅摸一處,比這地大,亭臺樓閣比這裡更為完善。如何?”
要說一開始徐義就是為尋一處心安處,那真沒沒這個意思。畢竟,那時候徐義還是一窮二白的基礎,更別提還有幾十個手下等著餬口。
到了今日,徐義早不是剛入東都時的徐義了,徐府也不是當初的徐府了,雖然不至於更這些世家相比,但在收益上,就是在東都,那都是靠前的幾戶。
所以,他倒是真的有心留下,留下這片所謂的淨土。
心底裡,他更想留著這一處跟楊玉環勾連之地,不為情緣,為情義。
只是不知道崔升這樣說,到底是因為楊玉環,還是真的因為渡口需要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