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義有點事關重大的急迫感,讓趙仲漢將周邊坊裡的武侯都召集過來,完全一副配合監門衛做事的態度。
至於那玉璽,徐義是決計不會欣賞的。
不僅如此,徐義還一臉愁苦的看向河南府尹,意思是,怎麼這樣倒黴?
其實,徐義是想提醒河南府尹:你該派兵將留守府圍起來了,你也該派人向長安奏報了。
廢老勁了,總不能讓李嵩一家逃脫吧?
徐義還是想多了。小太監已經被監門衛的軍卒帶著回宮城了。
徐義沒想過遮掩,河南府尹想遮掩來著,結果被小太監一語道破了。所以,訊息就飛一般傳遍整個東都了。
東都的各分司衙門來了,河南府的六房官吏也來了,就包括在東都的那些宿老世家,也遣人混在人群中觀望。
坊牆是一角,那房屋也不大,百十人清理,很快就清理出來了。
看著堆在一旁閃亮的金銀珠寶,人群中一陣陣的驚歎。
徐義這時候跟監門衛的中郎將躲在一旁,兩人閒扯,時不時的瞟兩眼堆積的珍寶。
怨不得鶯娘要順一些,太富有了,徐義看著都眼熱。
“這麼富足!”
“看了這些才知道咱有多窮呀!”
徐義也順著這朗將軍感慨。這時候若沒有感慨才不正常。
“徐將軍,此功左金吾衛與我監門衛共享了,愚兄倒是沾了徐將軍的光。”
“談什麼功勞呀?若不是小子清查什麼坊牆,大家也沒這麻煩事······我···我都知道上哪喊冤去!”
徐義後悔呀,是真後悔,後悔的不是搞出玉璽來,是後悔該讓鶯娘多順一些,也能讓徐家有點積蓄。
這麼多的金銀珠寶,就是李嵩都未必清楚數目吧?早知道這麼富足······唉,錯失了。
清理是清理出來了,可沒有誰對處理這些珍寶拿意見,都看著,誰也不吭氣。
這是留守家的,在東都留守最大,沒有誰有權利處置留守。
雖然河南府尹是除留守之外職位最高的,也一樣沒有權利處置留守。
寧王在東都,河南府尹嘗試著遣人請寧王暫領處理,寧王府壓根就沒開門······若不是有玉璽,或許寧王不介意做個牌位鎮場子,有了玉璽,他避嫌還來不及,那可能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