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一百五十三章 穿梭出列(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三章 穿梭出列(下) (1 / 2)

D21軌道艦隊雖然被蟲群壓制的有點狠,但是在防區中還是擁有不錯的偵查體系的,垃圾戰蟲們擁著新品種靠近射擊範圍時,新蟲子的高畫質影象就被拿到了。

正在繞線的潘文艦隊自然也拿到這份資料。

新蟲子從外觀上看,其實一點也不像蟲子,灰白色呈流線紡錘體的身軀有一些不知道什麼凸起,將外形切割成多邊體形狀,很有點人類戰艦的反雷達外形即視感。

這蟲子有兩處或者說兩個很特別的器官十分引人注意。

一處位於頭部,也就是類似於艦首部位,有一個比主體正截面更大的蓋子狀物體,就好像腦袋被三條腿的海星扒住的感覺。這個器官一看便知,因為人類在星際殖民早期時的船就有這種結構,叫防塵罩,和地面上的塑膠佈一個名字,不過太空用的型別則是防禦天體塵埃打擊的,直到艦首裝甲整合防塵能力並獲得明顯的維修難易度改善後,它才逐漸退出舞臺。擁有防塵器官,能很好的說明新種類蟲子已經屬於星際遠行類的蟲子,蟲子們既然能擁有超能力,這種蟲很可能會具有超空間跳躍能力。

另一個器官是一塊扁六邊形的片狀物,按位置來說,假如蟲子是人類艦船,那東西應該是做工比較粗糙的機庫門,導彈艦則可以是側向發射裝置,但是蟲子身上這東西貌似會前後移動,也沒見後面有內部空間,十分稀奇。

可惜就算是高畫質動態圖,也只能看到這兩個較為明顯的部分,仍然無法判斷新蟲子使用什麼型別的攻擊方式,不過既然是在射擊區拍到的,結果很快就有。

更大的蟲子加入,看起來蟲子們似乎更具優勢,然而新蟲子幾乎和巡邏艦相當的體型,正好是人類戰艦主要打擊的型別,在偵查方面有所準備的前提下,蟲子難以搜尋的優勢發揮不出來,結果反而讓D21守軍的防禦距離加長了。

戰鬥開始的時候,潘文的艦隊剛剛完成慣性方向的調整,正在向D21方向靠近,距離蟲群部隊約七十萬公里,距離D21軌道站六十萬公里。

實時分享著來自卡瑞達指揮艦上的資訊,觀戰了一會兒,潘文指揮艦隊稍微調整方向,打算走弧線下去,萬一軌道艦隊拿不下,就從上方偏後的位置對蟲群發起攻擊。

刺激他變更航線的原因,還是蟲子的么蛾子太多,那巡邏艦大小的新品種,防禦能力根本就是離譜!

原來這丫側面的六邊形片狀物,竟然是頭部防塵罩的備品,它似乎是透過對防塵罩輸入能量達到護盾的效果,利用備品和防塵罩的交替,開戰幾分鐘,僅有十來只蟲子被幹掉——那邊光是護衛艦可就不止二十艘。

當然潘文也不妄自菲薄,不會看到蟲子的表現就覺得它們真能以這個體型達到護衛艦的程度。

現在新品種能頂住攻擊,是因為雙方的距離還有近四十萬公里,該距離在採取動態防禦動作時,定向能武器很難全中,而軌道艦隊的股東們手下的船大多數都是些普通船員,艦船的效能發揮也僅僅是出廠資料或許還略低。擁有高階船員、艦長的艦船,在水平明顯不平均的集團作戰中,會盡量確保命中率而降低開火頻率,於是顯得整體火力水平更低。

所以就防禦方面,新蟲大概是跟最近十幾年的新款中型巡邏艦相當,能強一點也十分有限,不至於跟玩家一樣拿個破船胡亂改裝搞的連主炮全中都打不穿。

攻擊方面,暫時它們根本就沒有在這個距離做出反擊的手段,純粹是D21軌道艦隊單方面的打擊。當然不能回擊不意味著軌道艦隊就能很輕鬆的收拾掉它們,海默星的衛星環境能保證它們不損失太多就接近到三十萬公里內,那時表現出攻擊力也不遲。按人類各種武器的標準,除了實彈、導彈外,高能武器一般遵循射程越短威力越大,所以只要新蟲子不是繼續用電漿團,總有表現的機會。

實際情況也是這樣,蟲群遭到攻擊後,藉著E圈正路過的一顆衛星做掩護,成功的獲得了三分多鐘近五萬公里的安全。

再次冒頭時,新品種的蟲子終於在再次遭到攻擊時發動了攻擊。

武器,是發射頻度很高的密集等離子束。

人類社會里,只有機甲和戰機才會使用等離子武器,其他不論是太空戰艦還是地面部隊都沒有使用,這玩意在遠距離攻擊時定向性不如其他型別的粒子武器,很容易受磁場干擾,優勢是隻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發動效果不錯的攻擊。

但是蟲子的用法有些不同,新品種蟲子發射的等離子束射流很短,可是發射密集度相當的高。根據偵查網得到的畫面資訊,它們似乎是刻意利用等離子束的特點對高能光束做一定程度的干擾,給定向能造成發散性。

總之等離子束的特點,加上受D21磁場影響,到達同步軌道前就已經發散,然而它們的攔截卻導致艦隊幾輪炮擊下來,平均每輪收拾掉的不過兩三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