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章本來應該是(下),但想了想還是藉機會把天堂區的事整理明白,改來改去覺得要是把致命之光的部分寫完還得多兩千字,今天又不得完,所以成了(中2)。
==正文==
“就剩下這麼點‘勇士’了?”
面對數十個古代液晶螢幕整理過資訊,烈陽在心中嘆了口氣,“勇士”還沒走出怪圈啊。
“對此事我保持中立,有任何疑問你都可以調閱歷史記錄。”
烈陽點點頭,起身換到另一邊的監控臺,吹了吹臺面上的灰塵,坐下來快速瀏覽過往錄影。
天堂區和天堂區的勇士對現在破敗的地球都是很怪的存在。
先說天堂區,這兩萬平方公里的生態圈,到現在仍然需要少量維護。由於生態圈的自適應不錯,現有的維護主要是對上游水源做管理,保證滋養生態圈的水質達標。
天堂區分作四個部分,烈陽進來的這邊是林區/狩獵區;北側是草原/牧區;東邊有個小湖,小湖周邊地形平坦,有少量溪流組成水網,不論居住還是種田都是很好的地方;西側是一片複合礦,在兩千平方公里內包含了高品質鐵礦、銅礦和煤礦,雖然品質高但都是些袖珍礦,在工業時代沒有大面積開發價值所以保留了下來。
可以說僅僅兩萬平方公里的天堂區,就包含了人類從猴子前進到封建時代需要的幾乎全部種類自然資源,就算沒有的,監管者都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呼叫。總之天堂區的設計初衷,能滿足十萬人在非汙染工業體系下無憂無慮的生活。
傳說人類在大冰河時代就剩下幾千人,和“勇士”的數量相當,幾十萬年後就成了上百億完全統治地球的群體。可惜就算有天堂區的環境支援,他們的人數卻一直飛速的減少,弄不好到最後真的要面對兩個人繁殖整個族群的狀況。
會發展成這樣,以烈陽檢視記錄得出的結果,都是因為知識太多!
第一代勇士全都經歷過第二世界的NPC規則,可當時第二世界處於第一紀元洪荒眾生剛開始的階段(大銀河時代為第五紀元),那時所有的人都見過第二世界外是什麼狀況,也就是說他們的知識情況是符合真實時代的,而並非像今天的地球人一樣與第二世界是同步的。
經過紛爭重建天堂區後,有接近四千人首批脫離第二世界入住,同時代的人十多年間陸陸續續的還有很多批,但是他們並沒有能讓天堂區的人口超過一萬。
因為都死了。
雖然是放養,但是為了照顧他們的認知情況,當時的天堂區東區湖畔是有現代化社群的。該社群直接包含了育兒園、小學、醫院,機器人教師、醫師也是現成的,配套設施還有小湖周邊山包上的風力電站,能滿足全小區全天不間斷的照明需求。
然而初代勇士是很難伺候的。
沒娛樂專案,要電視!
人都在第二世界裡,哪裡來的電視臺?當時第二世界是第一紀元,裡面都是妖魔鬼怪,根本還沒發展出第三紀元後半葉的娛樂產業。難道播放新伊甸園,火星的電視節目?告訴勇士新的方舟正在建造只會更刺激他們。
最後還是火星那邊的管理層想出的餿主意,調整年代,給他們滾動播放“後電子時代”那幾十年的電視,那時候各種節目都在說地球環境要完球了,很符合當時天堂區以外的環境。
數字資訊都有完整保留,隨著幾個接力訊號塔立起,透過火星環境局的亂七八糟流程獲得許可整理生產線,弄出批液晶電視機,才把電視搞定。
住和娛樂都有了,種地得自己種吧,打獵得自己打吧,不然衣和食難道都要全面供應?
他們也不傻,當時地球都沒有食品產業鏈了,監管者暫時提供的都是合成食品,不自己幹,等監管者弄出有足夠多樣性,且能維持數千人的食物,早餓死幾遍啦。
有那麼幾年挺不錯,隨著後續加入天堂區的住戶,人也越來越多,似乎正式與第二世界代表的“營養槽”群體脫離了。但隨著第一起兇殺案出現,一切就變了。
沒人意識到,有足夠多的知識和見識,卻沒有相應的管理結構與規則會有多危險。很快就有人發現殺人奪取儲備糧,比自己種地或曬魚乾要輕鬆多了!而他們的知識確保了其中大部分作案手段非專業人員根本摸不著頭腦。
在大部分人都被恐懼全天候包圍的時候,終於有人想起監管者是幹啥的,趕緊集合了個小團隊回休眠區找監管者幫忙。
那個小團隊一個人都沒回去!但是檢索當時的全區監控,其實是有個受傷的人回到了林區,只是沒走回去就倒下了。可惜因為天堂區之外沒有監視裝置,也不能確認是兇手還是僥倖反殺的倖存者。反正因為小隊沒回去,天堂區人類社群的氣氛整個變了。
為了安全感,團伙密集出現,而團伙的出現更加加劇了其他人的不安,很快社群就從一個平等社會退化回弱肉強食的世界,整個過程監管者雪甚至沒來得及參與。
說到雪沒來得及參與,就要提一下總控基地的機制,天堂區基地會自動蒐集房間外的監控資料,但是由於“勇士”們談判時宣告要脫離監管還原隱私,所以該總控基地的資料並不會傳到休眠區,是個獨立單位,監控僅作為記錄人類程序的工具存在。除了監控外,總控基地的另一項任務是利用無土栽培室囤積耐貯藏型糧食如稻米、麥子等以應付非控制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