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現場,以一類偵察艦自毀為節點,戰鬥前後持續了足有三小時以上,才算撐過蟲群源源不斷的包圍。
三個小時的全向滿負荷戰鬥,在太空戰中已經屬於超負荷,不止是老式戰艦,哪怕能源供應更充分的新型戰艦,也已經到極限,表現就是武器命中率下降、冷卻時間增加,護盾充能減慢等等。
不過總算在整個艦隊戰鬥效能、戰損比攀升到臨界點前,解決掉了K5的難題。
戰鬥到這裡還沒結束,但隨後的蟲群也沒有連續度與足夠的強度,艦隊已經不需要滿負荷運轉可以交替休息——主要是讓機器休息,收拾戰場、整理資料也開始執行,為後續的決策做準備。
統計很快送到指揮官處。
雜牌軍艦隊戰損12%,人員損失4%,機甲戰機部隊戰損44%,使徒戰機損失28%。聯軍艦隊戰損17%,人員損失6%,機甲、戰機損失21%。
雜牌軍的損失率明顯低於聯軍,讓聯軍的人差點驚掉下巴,不過在雜牌軍中,除了阿尼克人有些驚訝外,沒人覺得意外。
其實雜牌軍的損失更小是個必然結果,不止是雜牌軍裡有唯一能隨意離開K11的旗艦階指揮官,更多的是參與到行動中的玩家到這個階段已經比NPC中階軍官有細微優勢了,加上更優秀的主觀能動性、缺乏恐懼的戰鬥意志,在大規模正面戰場上會產生更顯著的差距。
本次戰鬥中,戰損最大的機甲部隊無疑是立了大功的,不止是在第一波攻擊中避免艦隊四面受敵,在後面的持續作戰中,機甲戰機部隊也多次完成救援和突破任務。同時也產生了超限機甲入役以來的最大損失,單以超限機甲部隊計算,戰損比超過40%,幾乎把隊伍腰斬。
即使隊長柏妮斯不在戰損之列,潘文有些心疼這些優秀的戰士們,第一時間就讓副艦長娜傑日達親自下去安撫隊員情緒,說不定接下來就還需要用到她們。
“我們要回去,K11需要我們。”
“你趕不上的,我們應該把K6拿下,斬斷左翼蟲群的手腳。”
“如果K6比這裡更強,你以為我們還有能力拿下嗎?聽我的,回去把K11保住,我們才有機會再來收拾它們。”
“踢掉K6,就能解放西線的防禦力量,他們比你們近多了。”
“你沒有想過士兵的壓力,我們需要緩衝的時間。”
外面還在斷斷續續的交戰,**會議中,聯軍指揮官已經和潘文圍繞著去留爭執起來。
潘文主戰,聯軍指揮官主退,雙方各執一詞,說了半天也沒說服對方。
其實潘文雖然理由也夠充分,卻已經處於被動了,如果不能說服聯軍,雜牌軍除非肯拼著全滅去作戰,不然根本不可能單獨行動。
“看來我們都需要冷靜一下,不如半個小時後召集全部艦長投票表決,您看?”
聯軍指揮官猶豫一會兒,最終同意了潘文的建議,畢竟不把雜牌軍帶回去,他自己的艦隊也不見得能在情報中那種規模的蟲群中做出什麼大事。
潘文這招實際上是把最後的決定權留給了玩家。
聯軍艦隊屬於帝國和聯邦兩個不怎麼友好的國家,戰鬥中或許勉強一致,但決策時不太可能公開支援對方意見,進行隨機表決的可能很大。而玩家不同,他們雖然也來自兩個國家,但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消滅紀元BOSS或被紀元BOSS毀掉復活點,以推進紀元前進,在這個大目標前,彼此的對立完全可以容後再議,形成統一意見的機率更大。
玩家沒有讓潘文失望,他們更能認識到要對付魔王,在適當的時機,比如有NPC大部隊不拖後腿且願意配合時,必須要有付出代價的決心,才可能真正削弱魔王軍的戰爭潛力。
最終,雜牌軍與聯軍聯合艦隊以兩千票船長票的差距,決定繼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