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一百零六章 造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六章 造謠 (1 / 2)

反活體武器的測試結果遠低於預期,訊息傳出去後的直接結果是各大船廠立刻宣告,將無限期停止製造本次授權的掛載型反活體武器,搭載反活體主炮的新船也將延緩工期,已經下單的買家可在三天內聯絡廠家更換主炮。

比起利潤,大廠們對信譽更看重,或者說他們在乎的也並非信譽,而是希望客戶別隨隨便便都死了,活著的客戶才能有更多訂單。

大船廠的宣告出來,沒有消滅帝國和聯邦的僱傭軍們對反活體武器的購買熱情,搭載型和主炮型不行,投射型勉強還是能用的嘛,至少比常規導彈的打擊效果好點兒,這東西在艦上無法臨時改裝,卻可以由船廠弄出機雷型號,機雷的生效距離比導彈更近,說不定還有意外之喜,比如多弄點兒精華什麼的。

其實大家都不知道精華多起來後會是個什麼價格,不過這不妨礙認知,只要明白精華是潔淨能源,而潔淨能源永遠不缺市場就行了。

別人有空關心反活體武器與精華的關係,潘文和他的團隊回到K11後則沒閒著,他們從數個渠道獲得情報並加以整理,試圖把局勢掌握的更清楚。

個人情報體系跟帝國和聯邦這種大國沒得比,卻好歹也是涉及到數十個財團、跨國企業的情報網,可以說每一個在K11以外地區停留過的艦隊中,多多少少都有幾個人會有熟人隸屬於該情報網,在K11內部,這個情報網甚至不會比帝國、聯邦聯軍差。

當然缺點也很多,他們的情報體系蒐集到的訊息中,有很多不實小道訊息,這部分沒辦法動用足夠的人力物力一一排查,只能人工篩選出可疑的做重點查證,於是也影響到了時效。潘文要拿的本次所有參戰艦船回港後的檢疫報告,就花了三天才找齊。

檢疫報告很有問題,卻沒有什麼頭緒。

根據檢疫報告顯示,在戰區有開啟過機庫的戰艦,平均寄生/細菌感染機率足有其他艦船的四倍,不過並沒有發現感染/寄生人員的行為異常。

也許寄生蟲需要近距離遙控?或者只是奇怪的疫病擴散?還是無法對高階AI生效?缺乏決定性證據的前提下,似乎無法做出可靠的判斷。

倒是另一件事引起了情報體系的警覺——左翼蟲群似乎在進行戰略收縮!

有可靠的訊息稱左翼蟲群在今天早些時間停止了在K9、K10地區地區的活動。

潘文又找到玩家僱傭軍駐他家輕工廠的聯絡人員證實,得到了同樣的答案,而且聯絡員說聯軍已經在準備分配K9、K10的利益了。

K9、K10在早前的拉鋸戰中,居民星都遭到過行星打擊。不過其他可利用行星和小行星受破壞程度都不大,這些行星上雖然也有蟲子,但由於大氣稀薄或沒有大氣,進行小範圍清掃的成本不算離譜,下點本錢還是可以有限開發的。

蟲群的戰略收縮的疑點毋庸置疑,可是左翼的平均恆星間距要更大一點,一類偵查艦也只能探測到K5K8範圍,K1到K4是什麼情況無從得知。就算聯軍捨得更多一類偵查艦,冒險獲取其中的情報,裡面隱形的蟲子太多,也很難拿來當真實資料用,再加上沒有以往資料對比,也無法推測蟲子想幹什麼或是正在幹什麼。

但是即便難以判斷,潘文還是讓學員們分幾組做了次兵棋推演。

根據推演,可能最大的是把人類戰線放出去,擴大作戰面,假如聯軍真的安排K9、K10的產業分配事宜,左翼蟲群之後的行動會成功率會顯著提升。不過這個戰術有個前提,蟲子在K7、K8的原抵抗陣線不能落在下風,否則會給K9K10部分留下充分的準備或逃跑時間.

幾個戰術組有一半推演出如此結果,潘文是不太滿意的。以往的戰例已經證明蟲子的單次跳躍距離比人類還短點,一類偵查艦投入使用,魔王們現在是重大資訊劣勢。哪怕放出去一格,只要一類偵查艦還有一天在陣線上跑,蟲群幾乎沒有大規模搶攻的機會,最多是把K9、K10的人類趕跑將已經投入的固定設施推一次,也許還能幹掉一些不聽管教的小艦隊。如此戰果,對於K11防線的作戰體系、後勤體系的任何一方面都不會有一丁點兒損傷,魔王幾乎沒可能選擇效率如此低下的戰術。

另一組推演倒比較吸引潘文,收縮兵力保持單位範圍內的武力密度,抽調出部分兵力橫跨冰區,直接打擊MR星團後方。

潘文認為,魔王能選擇的戰術、戰略只能針對作戰體系和後勤體系,不把其中之一擺平或至少戳個大洞,蟲子再多,想過K11都要付出他們無法忍受的代價。而且潘文在MR251海默星E7衛星蟲子事件時,的確看到過蟲子跳進冰區,是不是跳死在裡面也無法求證,不過從時間上來看,發源於K30的右翼蟲群可能就是那波,所以今天蟲子再穿一次冰區似乎並非沒有可能。

當然潘文也不能保證自己想的就對,說不定蟲群已經有了新的蟲子,可以發揮特殊的戰役作用,此刻正在集中力量養成呢?

不管怎樣,今天根據左翼情況變化進行的推演還是給了潘文一個新的思路,據此,他沒有吝惜的開始調動渠道力量,找槍手在媒體上幫蟲子吹了一波。

其實就算沒有今天的推演結果,潘文原本也是想找時間幫蟲子吹一波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