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蟲群統治區邊緣地帶折騰了一陣,眼看蟲群佔領區中能夠撤離的人類力量跑的差不多,潘文和他帶著的玩家艦群最後也不得不撤退了。
蟲群空雷的密度的確是很低,可那毫無規律的突然打擊實在讓人亞歷山大,尤其是被打以後既找不到敵人,又找不到第二顆空雷,對心理方面的打擊十分大。
離開行動區時,艦隊並沒有直接撤到交戰邊界,潘文與玩家參謀組商議過後,做了個巡邏式撤離動作。從K29跳到最初事發區K30,再去K37,然後轉道K34才扯回K27。
整個撤退動作幾乎沒有遲滯,都是完成跳躍程式就開始加速,半路時維持一定速度,利用超空間資訊系統蒐集資料後儘快離開。
雖然有些冒險,也足以證明蟲群在領地擴充套件後的一段時間裡,沒有力量對全部佔領區進行全面封鎖,哪怕位置並不處於邊緣。
而從K41K42防線考慮,K30到K40都是無需中繼點能一次到達的,也就沒有邊緣和中心的區別了,蟲群既然防守不了全部區域,集中力量是必然結果。
至於這種直接跑到蟲群領地內部是否有全滅的危險,自然是不能排除的,只是他們的行動方式決定了蟲群不會有太多反應時間,只要進入K37的瞬間沒有爆發大規模衝突,蟲群應該沒有時間調集足夠的兵員留住他們。
回到K11,參與行動的雙方自動分道揚鑣,潘文艦隊回到自家產業所在區,玩家的艦隊則回到主要陣線。
就行動結果來看,潘文個人是比較滿意的。出動的力量不足以對蟲群造成毀滅打擊,卻還是掌握了不少情報,起碼能對蟲群現存的力量做出靠譜的推斷。
非參戰人員或許覺得之前K30周邊國家聯合艦隊的訊息也同樣靠譜,不過這種說法聽聽就好。那支聯合艦隊在最後行動階段,自己家都被蟲群打了,作戰區域集中在需要做戰略撤退的地區,整個情報體系都崩了,那些訊息最多隻能當做傳言。
其中也許有真的部分,可是親眼見過聯合艦隊內部連續叛亂的潘文,根本不敢相信這支艦隊中傳出的任何訊息,大多數官方情報機構也是如此。
除了之前的聯合艦隊,也只有潘文和玩家組成的這支艦隊有資格“試探”蟲群的底線,現在的情報才是最真實且最具時效性的。
考慮到蟲群的增殖速度相當快,它們的虛弱期也許會很短,接下來若沒有後續針對蟲群佔領區的行動,說不定不要一週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另一件事反而比蟲群力量規模的推測基礎更值得關注——整個行動期間,全艦隊沒有一艘艦船發生叛亂。
沒有叛亂,放在平時只是句P話,但是結合之前聯合艦隊行動時的情況看,就有些不同尋常了。
這意味著擁有寄生能力的蟲子活動區域是極為有限的,或者是需要一個不算短的潛伏期。再參考艦隊多次進出已經被聯合艦隊糟蹋過的K30得到的資料和行動結果,基本能判斷寄生類的蟲子有大機率只會出現在蟲群戰略要點區域。
當然一切判斷都建立在蟲群真的有這麼一群能寄生且能控制人類的蟲子上,若沒有,所有對寄生類的防備都是無用功。
剛剛回到K11不到24小時,來了個意料之外的客人。
“BOSS,卡瑞達女士來了,你要不要去港口接她?”
娜傑日達大概能猜到潘文和卡瑞達之間有狗男女之類的關係,彙報時明顯不高興。
潘文沒管她,娜傑日達對公事與私事分的很清楚,不然她也不可能在他身邊做這麼長時間副艦長,再說兩人還隔著螢幕呢。
“她跑到這來幹什麼?海默星那邊怎麼辦?”
娜傑日達搖頭,潘文皺眉。
卡瑞達是個很厲害的女人,有時候也極有冒險精神,否則不會拉著一群海盜跑去海默星建立D21開發公司。但是K11現在是整個人類社會最危險的地區之一,D21公司在K11的聯絡辦公室也搬到他的輕工廠裡了,她絕不會沒蛋事親自跑來。
卡瑞達也不算是敵人,既然猜不出眉目,潘文也不費那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