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九十章 各方的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章 各方的難題 (2 / 2)

這是有兩個超級大國參與的研究計劃,參與人員不但包含了國內生物學、武器學等各類專家,還邀請了各大造船廠的客座專家與艦船設計師參與外圍工作。

客座專家與艦船設計師不參與核心專案的研究,只配合武器專家進行對蟲群武器的周邊研究,能拿到第一手經過篩選的有用資料。

理論上一旦BU計劃有了跨越式成果,能在一百小時內配置出可參與前線戰鬥的新型別輕型戰艦,三百小時內產出總噸位兩千萬噸(以重巡邏艦為標準300艘左右)應急艦船,五百小時內會產出真正可靠的新型專業戰艦。

能夠在跨星系環境中按小時計算新一代戰艦的配置效率,也只有伊斯帝國和加布裡聯邦才能做到。

當然以上只是最好的情況,正常狀態下研究是緩步推進的,也不一定能造出對蟲群專用的主武器,更多的改進型武器應該會以配件、外掛的形勢由船廠提供給各前線客戶。

帝國和聯邦能在BU計劃中合作,也多虧了KT星團左翼星區的蟲群足夠兇惡。前線戰艦每一天都有損耗,右翼星區又有新的變化,讓原本打算獨自進行計劃的加布裡聯邦揹負了巨大的壓力,合作已經成了唯一的選擇,否則世仇之間脆弱的邊境平衡很容易被打破。相對於自身安全,在其他方面做些讓步,雙方都可以接受。

……

大家都在籌備對付蟲群的時候,蟲群又在做什麼?

蟲群最大的優勢是戰鬥力再生和增殖,最大的缺陷是智慧和通訊。

蟲群的頭目是有“大魔王”之稱,幾乎已經脫離常規“人類”意義的超智慧生命,但是智慧再高都架不住人少的悲催!

大魔王是木衛二水下城市聯盟體經過多輪比賽產生的,一個紀元才能配置二十個!整個大銀河時代發展到現在,擁有終極能力的大魔王總共才五個,其中一個還是非直接戰鬥型的。其他的大多在成長起來前就不知道在哪個角落裡被玩家或NPC弄死了,再成長是個很複雜且難度很高的過程,沒有一年半載的都不用指望。

指揮型大魔王的精神指令半徑能用AU計算,然而在跨星系作戰中,他們不得不借助指揮型蟲子。可是一旦用到指揮型蟲子,問題就非常多了。

最突出的是指揮級別與智慧限制的衝突。

蟲群是個單純的生命群落,最高階別的指揮蟲在星系內的權利相當於蟻群的“後”,這裡就有個叛亂陷阱:智慧越高的指揮蟲,在沒有上級壓制的環境下,發生叛亂的機率越高。

實際上在佔領了K10之後的六週時間裡,三魔王已經消滅過一次叛亂了,發生地點是K2,還好發現的早,那裡是留做後勤產地使用沒有配置太多蟲子,損耗不大。

只有一種辦法能夠完全避免叛亂——製造比正常指揮蟲代價高很多倍的唯一型蟲子,就像肥蟲君的娜塔莎和多妮婭,可是這貨既然是唯一級,意味著每一個兵種只能有一隻,還得幾個大魔王去分,留給三魔王且能用於太空戰的總共也就那麼四隻,先不說在後續更大的戰爭規模中能管理多少地盤,唯一級根本禁不起“意外”的折騰。

所以配置更合理的常規蟲群指揮體系,就變得非常重要,儘可能消除叛亂威脅的同時,還得遭的起損失。比如最高指揮蟲不慎被流彈擊落,結果參謀帶其他蟲子叛變了,那指揮體系等於沒有變化。

另外還有個困難,通訊。

沒有了突襲優勢,在與人類拉鋸了幾周後,蟲群的通訊弱點越來越明顯。

K8是個好地方,能直接跳到K6,也能直接跳到K11,人類在進行偵查後,能在四小時內做出反應,其中應該有那些該死的火星猴子的功勞。

但即便沒有他們,一旦防守蟲群沒有全滅偵查部隊,人類也能在七到八個小時內將戰力投入到K8到K10中任意一點。

然而蟲子在遭受到攻擊後,前往K6報告、從K6拿回指令、回到前線執行,再包括路程消耗,過程往往要超過九小時。可想而知,戰略區域繼續增大後,等魔王駐紮地與前線產生中繼點,通訊弱點會進一步體現。

問題就在那,不增不減。

三魔王面對的環境很艱苦,為了在消耗了人類前線戰鬥力的同時降低自身損失保證增長,他們自己偶爾不得不冒險前出到K7、K8等前沿兵力中樞指揮行動,那些前期留下的非暴力開採區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管理,新指揮體系的開發與蟲群通訊改善的系統工程斷斷續續,進展十分緩慢。

值得期待的是,那些沒有遭到暴力開採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能發揮巨大的生產力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