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八十二章 種田的肥蟲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 種田的肥蟲君 (2 / 2)

“你說的對,蟲群這次回去,很可能沒有足夠的數量吞併第三星群,這樣我們還有一些時間。”執行官雖然火大,但是能坐在這個位置的絕對不是靠發火就夠了,他說了一句,坐回座位,開始安排接下來的事務,“現在的情況下,K41和K42的爭奪戰肯定會在24小時內暫時停火,召集全體非集團名義的子公司武裝部隊來K42戍衛。第二,通知董事會盡快來K41集合,我需要調集集團全部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K41的主權,只要K41在我們手上,不管蟲群多強大,我們都有抵抗之力。最後,召集統計部門和物資協調部門,讓他們立刻算出在K41製造三顆……不,五顆戰術防禦要塞需要多少資源和時間,立刻!”

其實事情鬧那麼大,先是點燃K14得“勢”,又在K30圍剿部隊出擊的時候策動某些行動,發展銀行自然是為了成為本地區最大的國家勢力,但是這一切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拿下K42,這個通往新開發空間的超級星際橋,一旦拿下K42獲得更多的開發地,就真正擁有跟MR星團兩個傳統超級國家叫板的實力。

K42是個包含一顆“蓋亞”在內共四顆類地行星的超級寶地,包括蓋亞在內的兩顆類地行星甚至無需任何改造和空氣過濾就能直接住人,一旦發展起來內需經濟體就能趕上一個擁有四五個星系的中型國家,更進一步,K42的小行星帶也是人類迄今為止還未大規模開發的,礦產品種最齊全的小行星帶,甚至有極為微量暫時還不具備單獨開發價值的星晶存在。

地理上,通往K42的唯一路線就是經K41跳躍,其線路距離比K11至MR243還大,是最近幾十年才能做到的,以往根本跳不過來。K42的後方也僅有兩條線路,空星系K43與待改造星系K44,因此當K42控制在單獨勢力手中時,對抗人類傳統控制區擁有幾乎完美的戰略優勢。

在正常情況下,K42落在單獨勢力手中必然遭到群毆,但此時蟲群的動作讓所有人都恐懼著,如果K30的蟲群兇猛程度如消滅了藍國的那波一樣,本地區人類勢力必然會退守至K11與K42,說不定K11最終都要被棄守,在這個過程中誰在K42擁有最大的影響力,自然就會有統合全部力量的機會。

這一點很快就會被人看到,所以現在就是搶時間,拼實力的時候。

可以預見K42會聚集遠超以往的部隊和殖民艦隊規模,有蟲群的外部壓力,該過程中產生大規模內部衝突的可能性不高,主要還是要拼軟實力,這方面勢力橫跨數十星系經營了數百年的發展銀行有著天然的優勢。

……

另一邊剛剛完成戰術收縮再次回到K30的蟲群沒有再次蟄伏。

完成最終進化的魔王麵粉再次行動,對之前的漏網之魚進行內部策動,後面有強大的蟲群部隊,策動僅僅為了減少後續行動的損失而不是製造恐慌,目的只是在短時間內調開駐守部隊而已。

短短的六天時間裡,肥蟲君蟲群與麵粉互相配合,成功的襲擊了另一個星系,將被蟲群感染的居民星數量提升到了七個,事後仍然再次撤回K30。

K30此時在肥蟲君眼裡簡直就是神地,如果以K41做出發點,能夠一次跳躍過去的目標只有13個,蟲群在跳躍方面比人類艦隊要差一些,保證精準落地的最大距離只有人類艦隊的三分之二,涉及到7個星系,不過以K30為出發點,蟲群無需中繼點即可碰觸到14個星系。

與三魔王那邊的局勢差別很大,肥蟲君的蟲子尤其是作為主戰理論的中小型蟲單體能力低下,在K30這個被人類四面包圍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實現星系吞沒式的作戰,為迴避擴張階段的損失並逐漸佔據戰略優勢,又有面粉的配合,感染型作戰成了最好的選擇。

對K30之外的星球肥蟲君並不是很在乎,一旦戰事大面積爆發,根本不可能對它們進行有潛力有規劃的開發,所以早期丟下去感染居民星負責指揮蟲群的地面蟲後們都是以掠奪、繁殖為最優先指令,這種指令配合蟲群在地表的特殊優勢,會飛快的破壞居民星的經濟體,隨後就是工業破敗,接下來就是屠殺。

蟲群對居民星毀滅式的破壞與科技因素什麼的沒有任何關係,唯一的原因就是蟲子不論是適應力、繁殖力、作戰能力,都根本不是脆弱的人類可以相提並論的,面對以整個地殼為後勤的蟲群,只不過是行星地表上一層灰塵的人類在戰爭潛力上就完全不在同級別上。

只要是感染了蟲群,並且沒有第一時間消滅乾淨的居民星,不需要太空蟲群任何的後續支援,最遲兩個月內就會自然轉換成太空蟲群的精華補給點。同時,居民星對人類的特殊意義也使得他們執行行星摧毀的機率無限低。

肥蟲君要做的是不斷增加感染居民星的數量,並在補給點成型之前儘可能維持自身蟲群的整體規模,當然有機會的話,他也不介意付出一定代價對人類艦隊造成一定打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