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接觸中人類艦隊稍稍佔了點便宜,還沒來得及等僱傭軍去偵察戰術魚雷的攻擊結果,就收到了一條噩耗,一條用跨星系通訊系統反覆播放的公開資訊。
“因特殊原因,K14恆星提前點燃,除跨越K14地區的通訊將受到干擾,相關影響暫不明確,望各方關注K14後續動態。”
來了!
聽到訊息的潘文眉頭緊鎖,他並不認為K14的點燃和蟲群有關係,K14是顆隨時準備點燃的恆星,質量擺在那,別說是生物體,就算人類最高科技造物也不可能在核心區的壓力下安然無恙,何況類似的天體內部早已開始增溫,與點亮的恆星區別只是是否達到聚變臨界而已。
公開資訊中的特殊原因暫時無法得知,不過以K14的地理位置,短短的幾個月裡就會造成KT星團後續編號的恆星系與星際橋方向聯絡衰減甚至中斷……K14此刻的運動位置橫向延伸零點二光年就足以擋住兩側大部分的通訊角度。
K30的蟲群還沒訊息,如果跨星系通訊出了問題,只怕還有的麻煩。當然以潘文微弱的力量,哪怕憑威望和能力能偶爾統領K11全體本地武裝,也不見得能對繁殖能力離譜的蟲群造成什麼重創,他所擔心的還是K14本身。
他剛開始發跡那會兒,星際聯合銀行就試圖以僱傭的方式找過他,藉此機會他也知道K14的點燃時間還需三十多年才對。
星際聯合銀行不是阿貓阿狗,K14一直就是星際聯合銀行的塵狀星晶產地,他們實地測試的資料發生如此重大的偏差可能性太小。另一個佐證則是聯合銀行與發展銀行對K14恆星進行L3級工程改造,L3級工程的目的是利用整個恆星全部的能量,這項工程一動,資源就是按多少顆礦產星來算,工期更是遙遙無期,這種代價下他們不可能不對K14恆星進行嚴格的指標審查。
恆星點燃的過程是個以引力蒐集物質質量逐漸增加內部受壓增溫的過程,真正完成啟動核心之前基本上不存在過多的非常規變數,同時正在進行L3級設施建造的星際聯合銀行也不會允許有任何天體在這個階段被吸入K14恆星,事實卻是K14現在就點燃了!如果說中間沒人做手腳實在有些勉強。
那麼最容易做手腳讓K14點燃,而K14點燃後最大的受益者會是誰?問題的答案几乎就差寫出來——行星管理發展銀行,這個已經擁有12顆自有行星的龐然大物。
12顆行星不是多大的數字,任何一顆氣態星都可能捕捉到數十上百顆巖質行星,比如海默星就足有兩百多顆衛星,其中至少有四十多顆重力在0.7G到1.5G之間。只是行星管理發展銀行的自有行星全是已經完成開發的行星,有居民星有工業星,且不去提生產力與經濟實力,單純是12顆行星的位置分佈,就使得行星管理發展銀行在KT星團有著天然的戰略面優勢,極有可能在短時間裡變成一個擁有十個星系的怪物。
從戰略上看,此時的確是行星管理發展銀行的天賜良機。
人類社會中有足夠實力干涉到規模達到十個星系的勢力僅有兩個,這倆現在可調遣部隊大部分都在K11和龐大的蟲群僵著。除非雙方握手言和並且讓對方深信不會背後捅刀,否則根本不可能再抽調出足夠的力量去幹涉另一場規模不小的大面積戰爭。即便抽調出一部分戰力,接下來也會因通訊不暢難以在戰略面取得優勢。
行星管理發展銀行的生存策略就是貸款,並在貸款無法回收時獲得行星,向國家全面轉變是遲早的事情,相比自由貿易區,國家在安全、就業、稅收以及團結民眾等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講道理,他們在此刻搞名堂不是不能理解,只是還有個K30在那,K14提前點燃明顯是便宜了那群蟲子。
雖然在超規模戰爭中潘文沒什麼力量,卻也不能等著水來土掩坐以待斃,理順了條目,立刻放出艦隊自帶的通訊艦通知後方,讓他們調集資源,在未來兩個月內務必完成K21到K11的資訊傳遞線路。
這件事收益的不是他一個人,他無需自己出多少錢,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超空間通訊已經是整個人類社會維持戰略力量基本平衡的基礎。可以試想如果沒有超空間通訊,不需幾百年,帝國和聯邦兩個龐然大物就能憑藉自身完美的工、商、科研體系和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其他勢力拉開足夠的技術經濟差距,像坦克碾土狗一樣碾平一切。那時阻礙帝國和聯邦擴張腳步的,就不是敢不敢,而是好不好意思去欺負弱的過分的其他國家。當然這是個偽命題,沒有超空間通訊的基礎,人類根本不可能實現跨星系式的國家管理。
所以建立新的資訊傳遞線路主要是聯絡利益相關方,大家有的出通訊船,有的提供相關地區港口准入,有的出人,或是隻負責建立資訊篩選辦公室。如果K14點燃的影響如早先科學家們預期的那樣,以私營公司的名義運營新的資訊線路說不得還是條財路,潘文對發財不感興趣,實際上到了現在的階段,幾十上百萬星幣丟到人蟲戰爭中也只有打水漂的份,之前K7的第一次接觸總成本就不低於兩百萬星幣,他要做的只是找個合適的團體參一股,以便用最低的代價儘可能或許K14之後地區的第一手情報。
另外潘文在K11也不是幹閒著做巡邏任務,早些時候去K7試水結果一艘船都沒回來的情況嚇壞少部分人,最近一次接觸也有些本地人的艦船跟去看情況了,反饋回的情報表示人類這次面對的絕不是個各自為戰只會捱打的蟲群,讓更多的人產生了動搖。
趁此機會,潘文藉著自衛抵抗部隊作戰組長的身份,進行了幾個產業的倒賣工作,扣除利潤,以不到一千星幣的價格到手了一座輕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