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七十九章 僱傭軍的準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九章 僱傭軍的準備 (2 / 2)

另一種,一類偵察艦,顧名思義,這也是一種偵察艦,不過和一般意義上噸位只是中輕型巡邏艦的偵察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類偵察艦從體型上約等同於中型護衛艦,沒有武裝,沒有附屬裝置/子艦/戰機搭載能力,造的這麼大,只為一種功能——做連續的超空間移動。

一類偵察艦所搭載的是潛在風險極大的反物質引擎,採用特殊演算法後,完成跳躍時並不會處在相對靜止狀態,只需要約二十分鐘便可進入下個跳躍階段。可是凡事有利既有弊,不進入靜止狀態的一類偵察艦碰撞天體的事故率有點高,那種時候反物質引擎就不是引擎,而是個湮滅彈,一類偵察艦所以叫這個名字,跟它的能力無關,是單純的標註危險級數。一般情況下,如果不是非它不可的任務,一類偵察艦隻是軍隊的船型壓艙物。

相比前兩種,帝國一方的僱傭軍曾經在賽格伊斯殲滅戰中所動用的電磁炮艦危險性就不那麼高了,它作為摧星艦的輔助種類,因彈丸的大氣燃燒等因素,在針對居民星時對大氣內的威脅遠不如正牌摧星艦,只相當於數門全尺寸主炮的對地攻擊效果,從社會影響方面分析,它的存在並不會比常規護衛艦更危險,因此不在禁令之中。

在一男二女的眼中,讓他們有些頭疼反而不是仍然要回收的特殊艦船,而是艦船的境內開火限制。玩家是個很跳脫的群體,群體內部的摩擦也很難避免,這一紙限令就導致所有能獲取護衛艦的夥伴無法參與位於聯邦境內的摩擦,這部分恰好又是精英群體的主體構成。

更讓三人難過的是眼前來宣讀結果的已經是中將,假如要修改明細,肯定會進入議會程式,以聯邦的體制,進入議會基本等於談判終止。

副官宣讀完過了好一會兒,三人才意識到沒有後續了。

“那……關於自建自研的部分呢?”

中將表情嚴肅,這會兒卻露了個笑臉:“私營公司的大中型艦船製造許可需要透過議會決議,在境外製造的艦船隻要不侵犯國土我們沒有管轄權。”

暗示……不,已經是明示了,在境外造多大的船都不管,只要當地法規允許並且不開回境內想造什麼造什麼。

如果真那麼做了,想來也不會得到國內任何庇護,相當於沒有歸國權卻有私掠證的海盜,是好是壞那就見仁見智了。從作戰、遠航成本出發自然是大船好,不過MR243重型護衛艦及以上噸位的都不能進入小行星帶區域內,很多國力不強的國家都有類似的保護區,其中一部分地區的港口全在保護區內,大型艦船在這些地方哪怕是中立國也無法獲得補給及維修服務。

這個答覆雖達不到一男二女談判組最初的預期,也算勉強能夠接受,遠了不說至少在K11建設一個屬於聯邦僱傭軍的補給港,說不定還能賺帝國僱傭軍一票。

一男二女的談判組隨後仍然向聯邦代表提出了一些修改請求,但是事實同他們所判斷的一致。中將直接出面接待他們,拿出來的就已經是很多將軍們的會議結果,差不多能代表聯邦軍方的最終結果,繼續扯皮的可能很低,除非僱傭軍一方繼續增加籌碼比如答應在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中聽從軍方直接指揮。

不過仔細想想,按這個結果,從加布裡聯邦這個國家的角度看,它根本什麼資源都不用付出,只是一紙許可就空手套白狼換來聯邦僱傭軍對官方艦隊的情報支援以達到降低偵察損失的目的。至於在K11建設什麼東西,K11本來就不是什麼國家的領地,理論上誰都可以在這裡造補給設施。

當然許可對現在的聯邦僱傭軍是非常有用的,早期聯邦僱傭軍還有著戰力再生成本低的優勢,然而在帝國僱傭軍集團化嚴重且從爵位等渠道獲得一定數量護衛艦支援後,他們一直比較被動,在瓜分賽格伊斯時也不得不在後面吃灰,如果這個差距不縮小,在接下來對抗大魔王的大軍時戰損帶來的負面效應會更加拉大雙方的差距,說不定下個紀元就沒有聯邦或代表聯邦的勢力了。

補給港的意義類似,K11的本地企業是很黑的,或者說由於本地沒有自然天體缺乏基礎物質,有些補給品售價奇高,而軍方正在建設的要塞也不可能開放給民船補給。一旦有自己的補給港就能僱傭貨運公司批次入貨現場補給,這種港口都不需要太完善,基本就是個補給物資的倉庫框架。

玩家的談判組經過一番扯皮,最終還是爭取到了國內補給的降價不限量供應承諾,總算不是除了許可就白乾活,天知道跟大魔王要打多久。

考慮到聯邦和私軍實現等價交換完全不現實,市場價的全免稅折擴散到整個僱傭軍群體算下來也不算小數字,扣聯邦僱傭軍最後就以該方案同意了官方的條件並將先期已經偵察到情報整理並提交上去。

由於玩家提供給聯邦官方的情報都來自已經墜毀的戰機、戰艦乘員口述,沒有機器資料的支援,一度引起官方不滿,表示立刻要取消協議。

為了整個對抗大魔王過程的免稅折扣,玩家不得不組織了一次細緻的“送死”偵察,以三百艘艦船隻回來四艘的代價獲取了與之前情報基本一致的資料支援,倒是讓軍民雙方都好一陣尷尬。但這次行動卻有著意外的效果,軍方與僱傭軍代表既“星際探險社”協會簽訂了新的協議:保證情報準確的前提下允許僱傭軍為軍方提供後期製表式情報,但在情報失真率過高時,星際探險社需組織僱傭軍彌補錯誤無條件為軍方行動提供直接支援。(星際探險社:聯邦中類似演員工會的組織,所有僱傭軍都在該協會註冊,並非玩家公會)

聯邦僱傭軍用長期情報供應為自己爭取了在賽格伊斯戰爭裡都沒得到的利益時,早已透過地下渠道擁有護衛艦的帝國僱傭軍表現的截然不同。帝國僱傭軍只是以偶爾的情報支援向帝國軍方換取了一些裝置使用方面的支援,當然這些需要軍方同意才好拿出來的裝置自不是什麼普通貨,其中也包含了曾經攻打賽格伊斯最大的戰利品——超級工業艦的剩餘部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