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艘來自聯邦地區的重型巡邏艦上,就有這樣的對話。
“為什麼我們不去湊熱鬧?”
“你傻嗎?這群蟲子一看就是那啥BOSS,你看看歷史書,那啥BOSS有這麼傻?能讓人把出擊路線從中間截斷?”即便是玩家,紀元BOSS也是個很忌諱的詞彙,哪怕對話的物件同為玩家。
“打不過可以跑嘛,你看這次去的船不少啊。”
表示反對的玩家搖頭:“看起來不少,但是你看看留下來的,大夥都不相信這個規模能對那啥BOSS造成多大困擾,你作死別帶我。”
實際上這次準備進入K7的民間武裝,大多數都不是玩家的艦船,是認不清大局的吃瓜群眾。
吃瓜艦隊的集結花了些時間,最後在確認有一波來自K7的虛弱蟲群侵入K11後,立即啟動了跳躍程式。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支總數量約一千艘中小型戰艦的艦隊就這樣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了。嗯,似乎以沒有然後做結論有些不妥,因為蟲群在艦隊完成脫離後約六個小時,K11遭到了來自K7蟲群的襲擊。
在聯邦和帝國總數超過兩千艘各型戰艦以及玩家和其他民間武裝規模更龐大的力量前,蟲群的襲擊仍然拆毀了跳躍點周邊大部分偵查裝置。
規模上這次的襲擊並不算很大,比帝國和聯邦艦隊剛剛駐守K11的頭兩天略強一點,然而針對性的戰術攻擊並沒有跟人類艦隊留下太多時間做反應,蟲群就是盯著偵查裝置來的。
接下來的事情很麻煩,補口子,或者在沒有獲得K7有效情報前就派遣大部隊進行再反攻都需要大量的艦船。
面對蟲群,一艘常規艦船能預警的有效空間只相當於四到八個放置偵查器,在半徑一百多萬公里的區域裡補口子會導致其他方向的官方守衛力量大幅減弱,而能執行戰術攻擊的蟲群很可能會有下一步戰術動作。
再反攻,更讓人為難,帝國和聯邦在境外行動中是無權直接命令民間武裝進行指定配合的,何況毫無情報支援的再反攻根本保證不了死活,哪怕只是提個建議說不定都會影響後半輩子的官路。
在難以抉擇的情況下,最終還是玩家們出了個頭,部分戰艦自覺進入了K7對應跳躍區進行巡邏,這樣一來就只要等待後勤到位就能對本區域偵查體系進行再佈設。
在這種戰略級攻防中,玩家們利用論壇進行的超越時空和死亡的情報交流是很佔便宜的,在大家都沒搞清狀況的情況下,他們已經蒐集到少量作死玩家的情報,基本能判斷K7很可能已經是蟲群前線中樞。
能獲得如此級別的資訊,全靠玩家的能力體系與眾不同。
從大銀河時代伊始,玩家的能力體系就與原住民完全不一樣,原住民的各種技能都是超級跳,每一級每一階都是天差地別,一個人很難掌握多種能力。而玩家的能力體系則是小步快跑,級別差距小,提升不明顯,但是到了今天,一些等級十分高的玩家已經能發展出特殊才能,甚至遠強於某些領域的高階NPC。
比如在本次作死行動的時候情報蒐集中,就是幾個走駕駛專精線路的玩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在NPC一方,駕駛專精是個全階段通用執照,僅附屬執照有階級差別產生一些戰鬥差距,根據NPC本身的智慧階級可能有更多差別,但是整體而言不會太離譜。而玩家的非攻擊向駕駛專精傾向,能讓這幫貨的小型飛行器獲得超神般的閃避與機動性,越小的飛行器效果越明顯,特別在應付蟲群的非持續射流型攻擊時效果特別好。
這回,就是幾個玩家的戰機駕駛員閃避了無數的蟲群攻擊,一不小心就觀測到蟲群的超大分佈區域,按他們死前經歷的攻擊頻率、強度判斷,鎮壓了本次作死行動的蟲群,最多隻佔到K7蟲群總量的二十分之一!這是個極為可怕的數字,甚至可以斷言,若是沒有點強力武器和比較可靠的反隱形網,這波湧到K11就很可能將K11給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