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因為被流氓折騰的頭昏腦漲也好,又或者自己忽略的也罷,反正直接結果就是肥蟲君帶著自己的蟲子們一頭栽進了冰區!
來回數十次跳躍都沒有回到正常恆星系,並且僅剩的五隻太空蟲母都走失了一隻後,肥蟲君痛定思痛,開始小心規劃,於是有了他去找同伴們尋求星圖幫助的一幕。
星圖不是簡單的在某個點拍個照片,測定每顆恆星的距離就行了。單點拍攝到的只是過去式,尤其有些相差上百光年移動速度又特別快的恆星系,若沒有精確的星圖幫忙,肯定需要每到一站重新測定整個星圖進行修正,更何況肥蟲君此時在冰區裡,無法精確定位自身的情況下一切都更難。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裡肥蟲君就和剩下的一點手下停在冰區裡,等待外面夥伴訊息的同時,自己也著手開發新的小蟲幫忙測量星圖。
在冰區中,成體太空蟲母的優勢並不是可以製造頂級戰蟲,而是它那可以稱之為BUG的迴圈能力。所有在它體內製造出來的蟲子,它都能完全回收——不管是精華、有機質還是無機元素。這意味著肥蟲君透過高速突變一代代改進出來的蟲子,除了最後要用的那隻,整個過程的能量、物質損失可以忽略!
測量好星圖,肥蟲君自力更生,以人力記下星圖要素,又一次下線,將東西交給那位說要幫忙的“大魔王”。
大概是肥蟲君真的具備傳說中的豬腳光環,傻傻的在原地晃盪了大半個月,竟然被他在冰區裡發現了一顆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顧名思義,就是脫離恆星系出來流浪的,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有被撞出軌道的,有恆星較近距離互動時引力不對稱而偏離的等等。
被肥蟲君發現的是顆直徑約為兩千公里的巖質流浪行星,和其他個頭不夠大卻流浪很久的巖質行星一樣,它的核心已經完全冷卻,表面溫度與冰區背景一致,也就是無限接近絕對零度。
溫度與背景環境相同的流浪行星要被發現除了運氣,沒有第二種解釋,肥蟲君也是因為這顆行星的靠近擋住了兩個高等亮星才察覺到有大東西靠近。
蟲群並不是在每顆行星上都能繁衍,但是對於肥蟲君而言,卻不需要太講究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有蟲子的終極體,太空蟲母。
太空蟲母本身不具備直接戰鬥的能力,可是它卻有著巨量的精華,精華就是能量,能量能透過各種方式轉換成熱量,有熱量的石頭就不再是石頭,而是蟲母製造軍隊的原材料。
之前被太空蟲母吞下去用以應付突發狀況的垃圾戰蟲們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補充過精華,開始對流浪行星狂轟亂炸。
在飛行蟲後娜塔莎的控制下,沒有智慧的戰蟲們以某個點為中心給流浪行星做手術刀式的區域性加熱,電漿在沒有大氣的流浪行星上表現出優越的效能,能在不破壞地表的前提下儘可能大面積的進行加熱,一旦有地下的固態氣體溫度進入臨界值產生爆炸,就能生生挖出很大一塊石頭,在不到0.1G的重力且沒有大氣的環境下,不管多大的石頭,只要藉著爆炸給的方向讓幻影蟲做衝擊自殺,就能將石頭打出足夠的距離讓繞行行星的蟲子們接手。
沒有外人干擾的環境下,自殺對蟲子並不是損失,不管炸的多碎,大部分都可以回收,石頭則是額外的材料,說不定裡面還有礦質精華。
透過這種穩賺不虧的生意,短短的一週不到,肥蟲君的衛隊裡就增加了五十隻穿梭戰蟲!
當初為了跑路,所有的穿梭戰蟲都被當成贖金留在了那幫流氓手中,這五十隻穿梭的出現,不但意味著開採流浪行星的進度將大幅加快,同時蟲群也有了一定的保護,不至於見到活物就要丟小蟲做掩護跑路。
與垃圾戰蟲和幻影根本不在同一層級的穿梭戰蟲一上場,就開始了真正的加熱工作。
等離子束一堆堆打下去,立刻就是一個個小岩漿池,只三天時間,就在流浪行星裂縫較深的地區開了個熔岩帶!小蟲們武器功率不行,只能依靠固態氣體爆炸來挖礦,穿梭戰蟲們要做的則是給流浪行星一個足夠的地殼淺層溫度,如此一來熔岩帶上下幾十上百公里就都是蟲子的天地了,而且能保證一段時間裡熱量不會被流浪行星其他部分攤平。
當第一隻蟲群底層的巡礦蟲在流浪行星地表挪動了幾步,沒有被凍僵時,肥蟲君在太空蟲母的肚子裡發表了最新宣言:
“我胡漢三會回去的!!!臭流氓給我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