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還差很多錢呢,聽說伊斯帝國和加布裡聯邦的傢伙們最高等級都有50級的了。”抱怨的人找到理由,希望對方能網開一面,早些去練級。
“現在船比等級重要,他們當初排擠我們,現在還不是隻能開巡邏艦。”
這邊的男人還想說點什麼,兩人的通話被刺耳的警報聲打斷。
“有情況!”男人似乎很高興就要戰鬥了,興沖沖結束通話通話抓起衣物趕往控制室。
該艦隊除了這兩口子,還有兩艘船屬於另外兩口子,共四艘,都是輕型護衛艦。
和帝國與聯邦的玩家都不同,藍星玩家在艦船購買方面的限制較少,輕型護衛艦早就算是標準配置,如果有足夠的戰果,透過正面渠道申購更大的船也不難。
看起來藍國玩家對比那兩大堆玩家,似乎有特權在手,實際上在標準玩家的層面上,三方仍然是對等的。別看K7、K8有一道封鎖線,似乎也是個練級場,然而藍國的國力和兩個超級國家不能比,抵抗組織自然也不可能形成超級國家級別的NPC艦隊提供經驗、裝備、資源等,加之抵抗組織是以限制精神汙染範圍為目標做防守式抵抗,戰鬥頻率和MR241完全是兩回事,平攤到個體,那就更沒什麼賺頭了。這也是為什麼幾口子混了大半年,還只有升級了幾個部件的輕型護衛艦的原因。
四艘護衛艦發現的情況,就是某人帶領的黃金號和少尉一號。雖然選擇了沿小行星軌道從側面接近跳躍圈,可惜在空曠的太空環境裡,黃金號的體量還是稍大了些,在電子靜默狀態下還沒來得及靠近到作戰距離就被發現了。
“那……直接開火?”各艦長到達控制室,透過艦船塗裝反射特點確認非本國國籍後,其中之一開口詢問其他三人的意見。
“那就打……打吧?”回話的人不知是沒打過,還是本就結巴,回應的語調有點怪。
達成統一意見,四艘船竟然直接在接近七十萬公里的主炮極限射程釋放主炮開火了!
……
雷達通訊員彙報疑似主炮釋放產生的金屬反應時,潘文還愣了幾秒,萬萬沒想到,藍國的艦隊指揮官都是傻的!
粒子型全尺寸主炮的最大射程能超過七十萬公里,有的甚至在九十萬公里外還有殺傷力,問題在於不管多高的殺傷力,打中了才能作數。
超遠距離作戰,首先受到挑戰的就是主炮精度,如此遠的距離,目標寬高偏差不過數十米,重型巡星艦也不過兩百多米,1秒角(1/3600度)的偏差都能偏出去三公里以上,完全靜態命中率就比50萬公里時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相對的戰艦內部諸如機庫內機械運動、近防炮射擊的回饋動能都可能導致命中率進一步下降。就算彈道無誤,粒子武器彈道速度低於光速,哪怕是其中彈道速度最快的陽電子炮,在七十萬公里外,產生近一秒感應反饋時間後,藉由自動規避系統目標艦船也會早一步做側向推進,預測規避方向所做的二次校準打擊更是無從談起。
潘文沒有被敵人犯傻的行為嚇住太久,稍微愣神立刻看了眼主面板的偵查資料,顯示正在釋放的主炮不超過六門,意味著敵人最強也就是四艘重護衛艦。
“投放100枚導彈做直線打擊。艦隊加速接近目標,注意規避。”
潘文到現在為止都還沒在六十萬公里外開火過,豐富的“做生意”經驗讓他明白,護盾沒被擊破時,首發打擊的命中率會比後期均值高,他可不願意隨隨便便在遙遠的地方給浪費了。只要一點點導彈,利用攔截時產生的細微的影響,足以保證少尉一號能順利的協同黃金號靠近至合適的距離,不至於被所有主炮同時命中。
接下來的情況印證了潘文對敵方指揮官的判斷,四艘敵艦首輪攻擊選擇集火更容易被瞄準的黃金號,可惜黃金號動都沒動,也僅有兩次射擊在護盾上擦過,甚至沒完成一個全額打擊。
沒有星雲的地區艦船的移動速度很快,哪怕之前處於電子靜默,黃金號和少尉一號的移動速度也有每秒兩千多公里,這種移動速度下接近到合適的攻擊距離,不過兩百多秒。直線加速的導彈甚至才進入敵方攔截距離,這邊已經把主炮放出來做最後瞄準了。
為利用攔截導彈必須放棄大幅規避動作的特點,黃金號和少尉一號沒急著開火,等敵艦隊再打一輪。
接著,讓黃金號正規控制室裡的成員都傻掉的情況發生了。
在開炮前,目標艦隊中一艘護衛艦火光一閃,變成了一團火球!
丫被導彈打中了!
說實話,潘文混了這麼久了,還是頭一次目擊有護衛艦被導彈直接命中的!哪怕是早前的手術刀號,帶著幾艘小破炮艇面對當時摧星艦巴塞多放出的數百電磁導彈,也沒有被直接命中過。而現在,卻是100發平均分攤到四個目標的導彈就出現了直接命中,被擊毀的戰艦簡直有辱護衛艦之名!
他突然覺得,也許敵方指揮官不是傻,而是根本沒打過遭遇戰!NPC千奇百怪,玩家更是奇行種輩出,有幾個奇葩一點都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