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星空統治者> 第一百二十一章 災禍之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一章 災禍之苗 (1 / 2)

雖然“望遠鏡”看不見外太空有艦船路過,肥蟲仍然非常謹慎。

他知道哪怕蟲後們已經實際替換掉了衛星上近三分之一的原生蟲族,一旦出了問題,他仍然隨時可能遭到滅頂的打擊——那顆數月前被轟炸的衛星現在還紅著呢!

為避免被人類懷疑,在蟲後控制的領地裡,他的蟲群也會來回毆打,反正只要不動用高能型蟲子,死亡不過是有機質與精華的再迴圈而已,損失可以忽略。

完全取代原蟲群指日可待,隨著蟲後數量增加,這方面已經無需他去操心,近日裡讓他傷神的是空軍的調製。

大氣內與大氣外的空軍名字一樣,性質卻是完全不同的,大氣內的飛行類蟲子主要以內骨骼做支撐,外骨骼單純提供防禦;外層空間的蟲子則有一層金屬與有機質複合形成的固定形狀外甲殼,內部自成迴圈。

肥蟲的本族基因庫裡就有專業的外層空間戰蟲模板,在統治了小半個衛星後他的等級也能調製出非常高階的蟲子了。為難的是在大氣內調製外層空間戰蟲難度相當大,從大氣內到外層空間,如果沒有氣動結構,飛上去會浪費非常多的能量,還會很容易就引起人類警覺——自然進化可不會直接出現沒有氣動結構的東西。然而氣動結構這東西在太空裡完全就是個累贅,活動型(生物翅類)更是大幅度增加正截面而會更累贅。

肥蟲剩下兩個辦法,一是製造出本族的母艦級蟲子直接上外層空間繁育戰蟲,這明顯是個找死的行為,母艦級蟲子的體型擺在星球表面都夠明顯的,別說離開大氣層時造成的巨大動靜了。

另一個還是自己想辦法慢慢來,先弄出一種大氣層內外的通用品種,至少用於確認人類動向以便定製後續的發展計劃。

通用品種直接以原來翼手龍形狀的大偵察蟲為基礎進行突變,增加了高強度的真空蜂窩外骨骼保持內壓與溫度,大幅度改變呼吸結構在高空中成為閉合迴圈,增強眼部光學資訊蒐集能力並以額外的透明結構保護,翼手中骨、脊椎、腿外特化出燃燒精華的生物噴射器……

因為不敢隨意就把調製後的原型丟到外太空亂跑,大氣層內外通用偵察蟲只在各個進化階段逐步提高飛行高度。

偵察蟲的改進中有一些因低壓、水凝等亂七八糟的原因飛著飛著掛掉,歷經艱難,終於有一帶飛到了一千公里的高度。

第一隻完成一千公里高度環繞飛行的偵察蟲回來時,肥蟲知道他距離解脫不遠了,能到這高度,再去到同步軌道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空軍調製計劃也進入到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不需要調製新的蟲子,只將本族太空戰蟲的幼體封存在“蛹”中帶上同步軌道就好。之前肥蟲用於轉移陣地的火箭蟲也能幹成這事,不過火箭蟲本身沒有定位能力,沒有個有知識的意識核心要精確的送到同步軌道全憑他在地面計算,那計算量十年能發射一個都算好的了。

戰蟲在同步軌道孵化後,需要為其注入更多精華促使它們達到成蟲體,為節省時間和精華,該部分由大氣層內外通用偵察蟲和放大版的幽浮水母協作完成——幽浮水母就是之前做出來迷惑注意力,能在大氣裡漂浮的蟲子,經過蟲子提煉過的精華在大氣環境裡幾乎沒有重量,這讓幽浮水母很適合成為大量精華的臨時載體。

按肥蟲的計劃,在同步軌道佈置十幾二十萬個蛋,等將它們全部催生成成年體時,在加上一隻空中蟲後,就是那群人類的死期了。

想法很好,卻沒趕得上變化,當戰蟲蛋送上去上千枚,已經有幾條孵化出來在周圍移動時,突然遭到鐳射武器的攻擊!

戰蟲幼蟲是很脆弱的,而且又沒有指揮,幾乎是毫無還手的被幹掉了。然後所有的蛋都跟著一起遭殃,直接在蛋裡被消滅。

肥蟲沒有得到訊息,他明白出問題還是因為負責往返協調的偵察蟲消失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簡直就是災難,任何敢於飛到五百公里以上高度的東西都會被幹掉!肥蟲因為無法使用精神通訊聯絡那麼遠的距離,甚至都不知道兇手是什麼!

腦袋上又被不知道啥玩意盯住,“望遠鏡”也看不到,想來是小型的防禦衛星啥啥的。相比戰艦巡邏,防禦衛星明顯造價就更適合遍佈全球的監視,一時間,竟然比當初在人家眼皮底下還為難了!

終於他覺得忍無可忍,決定在地面上不計成本的調製出高等太空蟲——幻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